國際能源署(IEA)稱,美國到2016年美國將超過俄羅斯和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將年使得美國能源可以接近自給自足并減少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為產油依賴。
IEA在2012年全球能源展望中預測,全球2017年美國將超過沙特,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將年
IEA首席經濟學家在發表本年度展望報告時表示,成為產油IEA現在預測,全球最晚到2016年時將發生上述的美國排名更改。“我們預期油市將有兩段變化。將年到2020年,成為產油我們預期輕質致密石油產量將增加,全球我會以飆升來形容。美國而由于巴西供應增加,將年未來幾年對中東石油的成為產油需求肯定將減少,”他接受專訪時表示。
“但由于(美國致密石油)資源有限,產量將走平然后下滑。2020年之后,中東石油將成為主宰。”
IEA指出,油價將續升,刺激非傳統資源的開發,像是帶動美國石油景氣的輕質致密油、加拿大的油砂、巴西的深海油,及天然氣液。
油價將穩定上升,到2035年時升至每桶128美元,較2012年展望預估提高3美元。
其他國家在開發頁巖資源方面不太可能像美國一樣成功。
雖然未來數年頁巖油產量可能激增,但IEA表示全球并未“接近一個新的石油富裕時代”。
到2020年代中期,OPEC之外產油國的產量將會下降,而全球新增供應的多數將來自中東國家。OPEC的核心出口國都位于中東。
Birol表示,為了滿足亞洲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繼續對中東豐富的低成本資源投資。
“在未來很多年,中東將繼續是全球石油工業的中心,”他表示。
“向中東產油國發出錯誤信號將嚴重延遲投資。如果要在2020年仍需要中東提供石油,就需要現在進行投資。”
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長目前可以幫助滿足需求增長。IEA預測到2035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將達到每日1.01億桶,每日增產1,400萬桶,較去年預估的9,970萬桶小幅上調。
“頁巖油對于美國和對全世界都是很好的事,只不過需求是在亞洲,”Birol稱,“需求首先是中國拉動,2020之后將靠印度,因此亞洲需求增長將需要中東的石油。”
IEA稱,2030年前后中國預計會趕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
在2020年之后,印度預計會成為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最大單一來源。
得益于能源價格更低,美國在全球能源密集行業的份額將略微升高。這些行業包括化工、產鋁、水泥、鋼鐵、造紙、玻璃(1305, -1.00, -0.08%)與石油煉化等。相比之下,歐盟和日本將喪失當前份額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