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國東部的知道阿爾薩斯(Alsace)產區與德國隔萊茵河(River Rhine)相望,雖然它在法國葡萄酒地圖上并不非常顯著,讀懂但卻似乎是還需和領略德法帝國幾百年權力角逐的最佳地理位置。現在,知道無論是讀懂從品種還是從風格,你仍能從其葡萄酒中找到歷史的還需和影子。
圖片來源:Ursula Bruhl, Julius Kuhn-Institut
比如,在德國廣泛種植的品種雷司令(Riesling)和瓊瑤漿(Gewurztraminer)同時也是阿爾薩斯的貴族品種,當然,這兩大品種在德國和阿爾薩斯所表現出來的風格有所不同。優美靜謐的萊茵河自南向北流淌,如果以萊茵河為分界線,那么河西為阿爾薩斯,河東則為德國的法爾茲(Pfalz),兩地葡萄酒的風格十分相似,無論是清新脆爽的干白,還是優雅馥郁的起泡酒,亦或是散發著蜂蜜味的甜白,都透露著濃濃的德法風情。
說起阿爾薩斯葡萄酒的等級體系,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阿爾薩斯AOC級和特級園(Grand Cru)級別的葡萄酒了。除此之外,還有兩大級別的葡萄酒大家可能接觸得不多,它們就是遲摘型葡萄酒(Vendages Tardives)和逐粒精選貴腐甜酒(Selection de Grains Nobles),我們平常所說的VT和SGN指的就是這兩大級別的葡萄酒。看到這兩個級別的名稱,你是不是聯想到了德國的晚采收葡萄酒(Spatlese)和逐粒精選葡萄酒(Beerenauslese)呢?的確,這兩種級別也是按葡萄酒的含糖量來劃分的。雖說名字比較相似,但二者仍有所不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阿爾薩斯的遲摘型葡萄酒和逐粒精選貴腐葡萄酒。
1. 遲摘型葡萄酒
遲摘型葡萄酒只能采用阿爾薩斯的四大貴族葡萄品種釀造且不允許混釀,這四大品種分別為:雷司令、瓊瑤漿、灰皮諾(Pinot Gris)和麝香(Muscat)。根據品種的不同,這些葡萄在采摘時必須符合最低含糖量的標準。在釀造最頂級的葡萄酒時,釀酒師們往往會先將葡萄進行自然風干(Passerillage),在這過程中,葡萄可能多多少少會被貴腐菌侵染,因此遲摘型葡萄酒往往會帶有一抹蜂蜜味。
大多數遲摘型葡萄酒都是甜型的,但也有釀酒師會讓其剩余糖分完全發酵,從而生產一種酒精度更高、酒體更加飽滿的干型葡萄酒。阿爾薩斯產區的遲摘型葡萄酒既可以標有“Alsace AOC(阿爾薩斯AOC級)”字樣,也可以標有“Alsace Grand Cru(阿爾薩斯特級園級)”字樣。
2. 逐粒精選貴腐甜酒
產于阿爾薩斯的逐粒精選貴腐甜酒的風格與托卡伊(Tokaji)或蘇玳(Sauternes)產區的甜白葡萄酒比較類似。這些葡萄酒同樣也只能采用阿爾薩斯的四大貴族葡萄品種的其中一種釀造。釀造這種甜酒,需要采用人工挑選的方式精選出那些受貴腐菌侵染的葡萄,因此其糖分含量相比遲摘型葡萄酒更高,蜂蜜味也更為突出。(文/Lav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