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制造業,工程國制最近大家探討的院院很多,不可否認的長周是,這個承載了千萬勞動人口的濟中產業,是造業最大質量新中國經濟騰飛的保障。
但是問題像“工業水平落后德國100年”“美國的制造業成本以及和中國相當”的議題仍然是存在爭執。
據科技日報報道,工程國制近日,院院在上海舉辦的長周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說,濟中加強“中國制造”創新是造業最大質量靈魂,質量是問題生命;質量這一課必須要補。
周濟指出,工程國制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院院轉變,已經成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長周重大課題。以我國機床為例,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質量卻排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之后,“不是做不到,還真是不重視。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沒有生命線就沒有競爭力。”
周濟認為,應該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強化重點領域的技術、產品與管理標準制定和實施,推進質量技術研發與攻關,鼓勵應用新工藝、新材料等加快產品質量提升,主要行業產品質量水平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國際知名品牌。
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將為提高質量提供技術手段和機遇。質量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為以用戶為中心的“制造”,包含定制化、個性化、用戶參與設計等。
筆者認為,質量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且我們一方面要加快速度努力挽回與美德日的差距,一方面要把現有的做精,但“速度”和“質量”往往容易掐架,你說呢?
責任編輯: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