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0月20日電(劉鴻鶴 趙懿 完顏亮)10月20日,銅鐵由安徽省銅陵市交投集團投資建設、陵長中鐵大橋院設計、橋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導索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先導索順利過江,大橋南北主塔成功“牽手”,成功標志著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全面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過江
據介紹,銅鐵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具有“跨度大、陵長荷載重、橋先結構新”的導索特點。大橋路線全長11.88公里,成功其中跨江主橋長1505米,過江主跨長988米,銅鐵是陵長世界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建設難度大,橋先先導索順利過江,為后續主纜及鋼梁架設等上部結構主體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中鐵大橋局G3大橋項目部一分部總工程師宋海濤介紹,本次先導索過江采用水上拖輪牽引法。在蕪湖海事局7艘海巡艇的全程護航下,由一艘1200匹馬力的拖輪將先導索從北岸拖拽至南岸與引索相連,最后啟動南北主塔的卷揚機將導索最低點提升至離江面75米的高空。整個過程中需避免先導索沉底被水下障礙物纏繞等危險,所以在牽引過程中卷揚機的速度和駁船的速度需嚴格把控。
據了解,先導索是一根長2000米、直徑22毫米的高強度鋼絲繩。“先導索過江后,將形成牽引系統。牽引系統是G3大橋上部結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架設貓道(相當于空中作業平臺)和主纜。”中鐵大橋局G3大橋項目部一分部副總工程師鄒端說,“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先導索來回拉拽牽引,將一根根貓道繩拉過江,搭起空中跨江施工‘棧橋’,為主纜索股架設提供條件。”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銅陵完善綜合交通設施建設、實現跨江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中鐵大橋局繼合福高鐵銅陵橋后在銅陵承建的第二座長江公鐵大橋。建成后,對于打造合銅發展帶,全面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加快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強長三角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