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收入能夠達到30多萬,最牛福利15天年休假工資多達6萬元河北省滄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舒圣工資單日前被貼在網上,網友稱其為“史上最牛工資單”。加重(4月13日《山東商報》)
與此同時,民眾中石化廣東公司多張購酒發票也在網上被公布,被剝所進酒水多為拉菲等名貴洋酒及高價茅臺(600519,股吧)酒。奪感(4月13日《北京商報》)
又是最牛福利“史上最牛工資單”,又是舒圣“天價酒單”,這些詞匯總是加重和同一個身份相關聯:壟斷群體。一個地級市的民眾農信社,普通員工年收入30萬元,被剝一個月的奪感工資比當地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這已經很令人震驚;在多數勞動者帶薪年休假尚且只是最牛福利泡影的時候,滄州農信社員工15天年休假不休息居然就能輕松拿到6萬元,舒圣民眾怎能不“羨慕嫉妒恨”。加重而中石化廣東公司呢,“買酒都是好幾十萬好幾十萬地買”,盡是名貴洋酒和高價茅臺,聯系到不斷上漲的油價,這又怎么不讓人感到憤怒。
壟斷福利的高企,似乎只有更高沒有最高,一個接一個被曝光的案例只不過是一些新鮮的注腳而已,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牛”大概遠遠還不為人所知。在表面上,農信社也好,中石化也罷,公眾對壟斷者的高工資高福利和高消費高揮霍,好像在眼紅之外,并沒有指責的權利;但是,公眾真正從中體驗到的,卻是無以復加的“被剝奪感”。
誰都知道,農信社和中石化都不是普通的企業,他們能夠大發其財離不開行政權力所賦予其的特權平臺。網友將石油高管的窮奢極欲,與成品油價格的連番上漲放到一起說事,是一種完全合理的成本轉嫁聯想:高管萬元洋酒喝得越多,茅臺幾十萬幾百萬買得越多,中石化的經營成本沒法不高,于是這也就成了油價仍需繼續上漲的理由;因為,所有的紙醉金迷成本最后都必然要轉嫁給消費者來掏腰包。
更重要的是,這些看似效益好到無邊進而福利好到無邊的企業,在他們的發展歷史上都少不了納稅人為其虧損或負債埋單的段落。比如農信社,沒有納稅人給其不良貸款和虧損埋單,他們何以能夠輕裝上陣大發其財?2003年到2004年,央行出資換取了農村信用社以前年度形成的未彌補歷年虧損、不良貸款,并按年按票據發行額度付給農村信用社利息。這個所謂的票據置換,按專業人士的說法是“給了真金,又給白銀”。錢哪里來?最后還不是納稅人用血汗錢埋了單。
虧損了的時候,要不是找國家財政要補貼,要不就是全額將虧損包袱甩給冤大頭納稅人;扭虧為盈的最好辦法,就是咬著牙尖去想辦法掏空“全民股東”的腰包,成品油價格可以一漲再漲,金融服務收費可以一收再收;而真正賺錢了以后呢,納稅人卻很難從中得到實惠、享受分紅,卻批量創造著一張又一種富得流油的“最牛工資單”和窮奢極欲的“天價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