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來了
海寧市首個鄉鎮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評審
地點就在丁橋鎮
將打造現代農業區
并努力成為嘉興市
乃至浙江省現代農業建設標桿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可能有小伙伴會問
我們又不經營農業
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別著急
趕緊跟著報姐往下看
前不久
丁橋鎮召開農業產業總體規劃評審會
會議上
海寧市首個鄉鎮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評審
(本文內容為初步規劃 具體以實際為準)
據了解
規劃涉及的畝海建設范圍為
丁橋鎮所轄全部行政區域
規劃基礎年為2019年
規劃期限2020-2024年
【總體目標】
緊緊依托產業、科技、寧首文化和政策優勢,產業以做大、畝海做強、寧首做精區域特色農業塊狀經濟體為目標,產業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為方向,畝海提升家禽省級示范性農業全產業鏈為抓手,寧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產業著力打造“生態+、畝??萍?、寧首旅游+、產業文化+”特征的畝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培育新產業、寧首新業態,產業提升農業產業層次,全面提升農業發展質量。
通過五年努力,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基本建立,農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業支撐保障體系更加完備,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產業特色明顯、區域布局合理、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區域發展格局,成為嘉興市乃至浙江省現代農業建設標桿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海寧市丁橋鎮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4年)計劃構建五大產業,分別是糧食產業 、家禽產業 、休閑農業產業 、蔬菜產業 、漁業產業。
【糧食產業】
◆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4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2萬畝、總產量1.75萬噸,實現產值4900萬元,功能區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率100%、水稻統防統治率80%、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
◆ 基地布局
糧食生產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核心,主要布局在杭浦高速以北。
【家禽產業】
◆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4年,全鎮家禽年出欄量達500萬羽;規?;B殖機械化率70%以上,實現產值2.5億元。
◆ 基地布局
依據《海寧市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 (2013-2020)確定禁養區和限養區;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和環保的相關規定, 通過環保部門的審核,有條件的地塊可就近接入城市污水管網或經過污水生化處理后循環利用;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和土地管理的相關規定,通過國土、農業部門的審核;結合鎮域總規、美麗鄉村建設等規劃, 全鎮家禽養殖主要布局在新倉、萬新等村。
【休閑農業產業】
◆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4年,全鎮年接待休閑農業旅游人數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億元。
◆ 基地布局
休閑農業主要布局在新倉、海星、諸橋、萬新、海潮等村。
【蔬菜產業】
◆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4年,全鎮蔬菜播種面積2.5萬畝,規模化蔬菜基地基本實現微噴微灌和耕作機械化;蔬菜總產量5.0萬噸,實現蔬菜總產值1.5億元。
◆ 基地布局
蔬菜產業主要布局在新倉、海潮、萬新、利群、諸橋、丁橋等村。
【漁業產業】
◆ 發展目標
規劃到2024年,全鎮水產養殖面積達3300畝,總產量3000噸, 實現產值6000萬元;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
◆ 基地布局
水產養殖主要布局在諸橋、新倉、海潮、海星、永勝、利群等村, 休閑漁業基地主要布局在諸橋、新倉的梁家墩。
報姐了解到
丁橋鎮計劃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區
那么它的具體位置在哪?
如何打造?都有哪些特色?
丁橋鎮現代農業園區位于杭浦高速以南,規劃區域總面積38400畝,擬劃分為農耕文化體驗帶、現代生態養殖園、農業科創園、生態循環農業實驗園、產村融合示范區、綠色蔬菜生產區、精品林果生產區,形成“一帶三園三區”的現代農業發展總體架構。
◆基本概況
位于鎮域南部,緊臨錢塘江,沿海星線、丁橋南路、群青路、丁袁線、海新線、翁金線等兩側區域。沿線已建有海星植物園、上農藍梅小鎮、玲瓏果園、梁家墩3A級景區村莊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區)。
◆總體定位
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綠色生態休閑廊道。
◆發展方向
建設提升農耕文化博物館、研學基地、非遺工作室、精品民宿、特色農家樂等,美化、潔化、綠化沿線村莊、田園、果園和菜園,配套完善綠道、驛站、步道、休憩亭、觀景平臺、生態停車場、旅游公廁等旅游服務設施,將上農藍梅小鎮、數字養殖示范園、潤欣蔬菜基地、桃園農莊、農耕文化博物館、新倉谷堡、瑞香源休閑觀光園、梁家墩景區等農旅融合景觀節點串連成線,成為嘉興市乃至浙江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基本概況
規劃面積450畝,涉及新倉、萬新、海星等行政村?,F建有立華、群大兩個種雞場及一批規模養殖基地。
◆總體定位
家禽數字養殖示范基地;現代生態養殖基地。
◆發展方向
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行家禽健康生態養殖模式,推廣應用微生物技術、營養調控安全技術、肉質品質改善技術、疾病防控和生物凈化技術等“物聯網+智慧”數字化健康生態養殖技術,推進“機器換人”,提升養殖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養殖效益和管理效能,推動丁橋鎮家禽產業轉型升級。
◆基本概況:規劃區域面積2200畝,位于新倉村東部。現狀主要種植糧食,建有新曙農機合作社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總體定位
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展示區;數字農業展示中心;農業創新創業孵化園。
◆發展方向
積極深化與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嘉興市農科院等省內外科研院校的技術合作,突出科技創新、孵化功能,通過建立科研創新合作基地、農業創業孵化園,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設施農業、創意農業,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創新資源。開展農業主導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新品種、新設施、新成果的引進、集成、試驗、示范、孵化和推廣。
同時,以創建“市級星創天地”為目標,統一配套完善標準鋼架大棚、連棟溫室、生產用房、農創客中心等生產、基礎和生活設施,開展創業指導培訓,完善扶持政策,吸引返鄉人員、大學生和各類經營主體入園創業,成為海寧市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源、成果轉化基地和農創客孵化基地。
◆基本概況
規劃面積5450畝,主要涉及新倉、 利群等行政村。區域內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土壤肥沃,建有若干蔬菜、水果、 家禽、水產等規?;a基地。
◆總體定位
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現代綠色防控技術試驗基地;土壤污染生態修復與肥藥減量增效示范基地;農作制度創新實驗區。
◆發展方向
以“綠色、生態、高效、循環”為方向,建立土壤污染生態修復和肥藥減量增效示范基地,引進優良農業新品種,積極創新農作制度, 推行“畜禽—有機肥—農作物”、麥—稻、綠肥—稻、菜—稻、稻漁共生等生態循環模式。構建生產過程清潔、農業投入減量、資源循環利用、多業協調發展、田園風光優美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體系,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成為嘉興市乃至全省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樣板。
◆基本概況
規劃區域面積8000畝,主要涉及新倉村?,F建有果蔬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和玲瓏果園、圣星農場、瑞香源休閑觀光園等休閑農業觀光園,擁有梁家墩國家3A級景區、3A級景區村莊和省級休閑旅游示范村。
◆總體定位
國家4A級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國家級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中國水彩第一村;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樣板;嘉興市教育研學基地;冷鏈物流倉儲配送中心;農村電商基地。
◆發展方向
以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為目標,依托區域內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農業產業, 結合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田園建設,突出浙北平原水鄉古村風韻,積極發展休閑觀光、電子商務、文化康養、民宿經濟、 鄉愁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一村一堡一景區”金名片,實現三產融合、產村融合、三生共贏,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建成業興、民富、村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
◆基本概況:規劃區域面積13000畝,主要涉及萬新、 海潮、丁橋等行政村。區域內以發展糧食、 蔬菜、家禽等產業為主,建有規模化蔬菜基地、生態養殖基地。
◆總體定位
省級放心菜園;標準化綠色蔬菜基地;海寧市蔬菜保障供應基地
◆發展方向
引進種植國內外優良蔬菜新品種,建設提升潤欣蔬菜基地、琳軒生態農場、水生蔬菜基地、工廠化魚菜共生園等,推廣應用設施栽培、 肥水同灌、綠色防控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完善產后商品化處理、保鮮配送設施,推進蔬菜生產的綠色化、規?;藴驶⑵放苹?;同時, 大力發展蔬菜種植采摘體驗游,配套建設蔬菜博覽園、瓜菜文化長廊、蔬菜大地景觀及休閑設施,成為集綠色生產、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海寧市標準化綠色蔬菜基地。
◆基本概況
規劃區域面積9300畝,涉及群海、海星、丁橋等行政村?,F建有一批規?;止?,產業基礎較好。
◆總體定位
精品水果示范基地;休閑農業體驗基地。
◆發展方向
依托現有林果生產基地,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引進示范,重點建設提升上農藍莓小鎮、海星植物園、梨園、藍莓園、陽光玫瑰葡萄園、苗木基地等,優化品種結構,積極發展林下經濟。進一步拓展產業功能,開發觀賞采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等休閑旅游產品,配套休閑服務設施,打造成省級休閑農業觀光示范點。
此外
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圍繞丁橋鎮農業產業發展目標
接下去丁橋鎮還會
規劃重點實施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提升
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和品牌培育
生態環境保護等五大工程
下一步
針對規劃方案,丁橋鎮將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
依托自身農業特色優勢,盡快補充完善規劃方案
并盡早制定建設計劃,促進規劃真正落地實施
為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助推鄉村振興奠定扎實基礎
也就是說呀
未來咱們海寧會打造
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還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看來以后咱們海寧的農業
會有一個新的飛躍~~
一想到以后
會有更多優質的農產品搬上咱們的餐桌
也還會有更多好玩
有趣的旅游方式出現~~
報姐就特別興奮
一起期待一下咯~~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規劃文件
通訊員:錢晨輝
編輯:柳晴、俞曉迪(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