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中國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數量已達到1040顆!天眼”11月26日,發現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FAST脈沖星科學研討會上,脈沖FAST 運行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朱煒瑋宣布。星數新聞 脈沖星是量突宇宙中極為獨特的一類天體,它們可以高速旋轉,破顆核心密度高于已知原子核的科學密度,引力強大到足以彎折表面光線,中國表面磁場強度達到人造最強磁場的天眼百萬倍,還可以扭曲周圍時空。發現 “這些極端條件使脈沖星成為探索宇宙極端物理現象的脈沖寶貴實驗室。”朱煒瑋介紹,星數新聞“通過研究脈沖星,量突科學家們能夠探索許多難以在地球上實現的破顆物理問題,例如引力波的探測、廣義相對論的驗證等。” 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突破1000顆。國家天文臺供圖 ? 《中國科學報》在此次研討會上獲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立項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天眼FAST自正式開放運行四年來,FAST發現的脈沖星數量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它望遠鏡發現脈沖星數量的總和,其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脈沖星和脈沖星雙星,豐富了脈沖星的種類和數量,對于理解脈沖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并且,科研團隊在脈沖星、快速射電暴、中性氫、納赫茲引力波等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原創性成果,其中脈沖星領域中發現最短軌道脈沖星雙星、捕捉納赫茲引力波信號的初步證據等突破性進展,為FAST追趕到領跑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其中,在“FAST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中,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帶領的“王綬琯巡天突擊隊”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750余顆脈沖星,超過FAST發現脈沖星總數的70%,其中包括110顆偶發脈沖星,170多顆毫秒脈沖星,150多個雙星系統(包括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 在“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中,清華大學/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帶領團隊首創獨特噪聲注入技術,成功運行脈沖星搜索、中性氫成像、中性氫星系和快速射電暴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觀測模式(CRAFTS),系統性發現脈沖星208顆。 在“球狀星團脈沖星巡天”中,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潘之辰自2017年10月起已發現近60顆脈沖星,將FAST天區內球狀星團脈沖星數量增加約兩倍,這些研究工作涵蓋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系統,球狀星團脈沖星中自轉最慢以及軌道周期最長等創紀錄的奇特脈沖星。 同時,北京大學/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帶領團隊基于FAST對毫秒脈沖星開展精密測時研究。他們通過對56顆毫秒脈沖星偏振特性的普查,得出幾乎所有毫秒脈沖星都應該具有全向輻射的特點,這一發現將改變未來毫秒脈沖星巡天的預期。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研究員王娜帶領團隊利用FAST在脈沖星輻射物理、脈沖星形成與演化、星際介質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此外,來自貴州師范大學、新疆天文臺、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齊魯師范學院等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團隊也利用FAST在脈沖星發現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FAST取得的重要成果。“由于FAST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其在短短的幾年內取得相當多的重要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戴子高表示,“未來,FAST將探索提升空間分辨能力,力爭在快速射電暴等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對它的未來充滿期待!”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志”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注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