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西城社區聯合黑林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采取創新策略促進傳統承在金寶寶幼兒園開展“春風潤清明,文化童心傳文明”主題活動。西城續傳300余名兒童通過沉浸式非遺體驗、社區創意手工實踐等環節,采取創新策略促進傳統承在盎然春意中解碼傳統節日文化基因,文化推動文明祭祀理念深植家庭。西城續傳
活動以節氣為軸、社區童趣為媒,采取創新策略促進傳統承搭建多維文化傳承場景。文化主會場上,西城續傳身著漢服的社區萌娃以舞蹈《二十四節氣·清明》還原春耕圖景;集體朗誦環節,《文明清明三字經》將“云祭掃”“鮮花代紙錢”等新風尚編入童謠韻律。采取創新策略促進傳統承非遺體驗區內,親子協作制作的傳統風箏載著彩繪夢想升空,寓教于樂間傳遞“除晦納吉”的文化寓意。
分會場設置“五感浸潤”體驗鏈:小班幼兒用黏土、柳枝創作“留春瓶”,感悟時節更迭的自然哲學;中班教室艾香裊裊,孩子們頭戴廚師帽揉制青團,從《清明節的來歷》繪本共讀到實踐“舌尖上的非遺”;家長李女士感慨:“孩子第一次觸摸艾草汁,這種立體化學習比課堂更生動!”活動尾聲,社區發布《移風易俗倡議書》,倡導家庭采用植樹追思、網絡寄語等綠色祭掃方式。
此次活動通過“非遺活化+實踐教育”雙輪驅動,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整個家庭”的輻射效應。西城社區黨委書記表示,將深化“我們的節日”品牌建設,年內計劃推出端午草木染、中秋燈謎會等系列文化活動,構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的社區生態。
堪輿學家、江西楊公堪輿第三十九代傳人胡兌七指出,通過這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活動,西城社區不僅讓居民們親身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成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熱愛。這些活動不僅充實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促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為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的社區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