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美瑩
東方人應該很少聽過「葛蘭傑式書籍」(Grangerised Books),東方的葛事實上它是人少一種流行期與地域都很小的書籍形式,但是聽過正因為如此,是蘭傑許多歐美珍稀圖書館(Rare Books)、甚至博物館內視若珍寶的式書書市海內外孤本,數量稀少,籍西價值在古書市場上的場上價值不斐。
葛蘭傑式書籍的不斐名稱來自一位18世紀英國人詹姆士.葛蘭傑 (James Granger, 1723–1776) 的名字,又稱「增補插畫書」或「自補插畫書」(Extra-Illustrated Books),東方的葛是人少一種自成一格、以文字整合圖片的聽過方式完成的剪貼簿。
古代有心的蘭傑收藏家或藏書家,總想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式書書市藏品,葛蘭傑式書籍就是籍西價值收藏者用自補插畫的方式,把市面量產的場上印刷書籍,變成世上絕無僅有、只此一本的藝術書。為書籍增補插畫的傳統,其實可以溯源到中世紀,但蔚為流行與系統式的作法,則要歸屬本文要介紹的18到19世紀「葛蘭傑式書籍」。
葛蘭傑是位神職人員、傳記作家,也是版畫收藏家,他的肖像浮雕刻在倫敦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門口上方[1],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可能是史上第一位肯定肖像版畫價值的人。他收藏了許多肖像版畫,據載過世時有超過14000件[2]。
所謂「葛蘭傑式書籍」,是一種收納整理版畫的方式,就是把一本市面銷售的書籍拆開,加入新的頁面紙張,把書中提及的相關人物肖像版畫,貼在上面,夾在原書中間,然後重新裝訂成書。更常見的是,製作者找來一疊堅韌大張、尺寸一致的紙張,把原書頁與增添的插畫,按自己的編排方式,貼在新頁面上,最後裝訂成冊。
這種把書籍變成藏品收納所的方式,流行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在英國蔚為風氣,後來也傳到美國去,成了上流社會讀書人的嗜好,肖像版畫的價格也一時水漲船高,同時帶動了插畫書籍的市場。後來這種自製書籍使用的插畫,從肖像版畫擴及其他種類的版畫,甚至素描、水彩等較小尺寸的紙本藏品。這種方式新奇有趣,但缺點卻是在拆裝剪貼的過程裡會或多或少破壞原書,許多古代珍本就此毀了,實在不是藏書家所樂見的事,這就是它流行期不長的原因。
奇怪的是,葛蘭傑本人並沒有用過這種方式整理他自己的版畫收藏,也就是說,葛蘭傑自己沒有做過「葛蘭傑式書籍」。他有本傳世書《傳記式的英格蘭歷史》(Biographical History of England, 1769),介紹英國歷代名人,書首全名說明這本書正是為肖像版畫而作,並提供了肖像版畫的編目方法[3]。葛蘭傑在書中留下一些空白頁面,讓讀者自己貼上相關肖像版畫。這本書裡並沒有任何一張肖像版畫,直到作者過世後才有人幫它做增補插畫。

據英國國家肖像畫廊的露西.佩茲(Lucy Peltz)博士所著專書《文字的面子:英國1769-1840年間的增補插畫、印刷文化與社會》(Facing the Text: Extra-Illustration, Print Culture, and Society in Britain, 1769–1840,San Marino, California: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 2017),當初曾有的「葛蘭傑式書籍」或增補插畫書籍可能有數千本,後來很多被拆開來販賣,存留下來的,除私人收藏外,現存於各大英美圖書館與博物館,每部常包括多本冊數。
這種書籍形式,目的是重新編輯版面、把圖與文整合起來,再是用現有書籍來整理統合自己的紙本藝術收藏品,並與同道朋友分享。它是一種昂貴的嗜好,所費不貲,卻不是劃算的投資,不僅目的不是為了買賣,而且就算最後賣出,價錢也通常遠不及當初買進每張插畫加起來的總價值,所以真的只是滿足個人的興趣而已。
正因如此,它並不具備太高的商業價值,所以可以當作純粹當下個人的美學與品味的表現,也算是一種二次創作,或現代策展人的觀念。每一本書就像一所美術館,每張插畫都是收藏者精心收購的珍品,用一本書的形式把他們集合起來,成為主題式的分類整理,彷彿美術館裡的主題展間。
最重要有名的「葛蘭傑式書籍」,除了現存洛杉磯杭庭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葛蘭傑所著、後由布爾(Richard Bull, 1769-74)增補插畫的35冊《傳記式的英格蘭歷史》,還有現存英國大曼徹斯特地區博爾頓博物館(Bolton Museum)的45冊《博伊爾聖經》(Bowyer Bible)等。以下用另一部筆者親眼所見並做過相關研究的「葛蘭傑式書籍」──《基多聖經》(Kitto Bible)為例,讓讀者體會它的價值與研究潛力。
現在通稱為《基多聖經》的這套書,現存於美國洛杉磯的杭庭頓圖書館,是該館藏書籍之中最大的一套聖經版本,由一位英國版畫商與書籍裝訂家詹姆士.吉卜斯(James Gibbs, 1804-1891)在19世紀中葉製作,他把一部當代教士約翰.基多(John Kitto, 1804-1854)所著,原本只有4冊的《圖畫聖經》(Pictorial Bible)[4],加入約3萬多張版畫、水彩、素描等相關插畫,還有其他語言版本的聖經頁面,擴展成60本巨冊[5]。筆者每次借閱這套書的任何一本,都對館員深感抱歉,因為搬起來實在太大太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