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知名商品資訊網站“卓創資訊”的芳烴估價平臺中,6月29日~7月4日,市場芳烴行情連續4個交易日出現上揚。掀起在目前國內化工市場整體下行的芳烴行情中,這成為引人注目的市場亮點。
在延續了此前大半年的掀起跌勢后,芳烴市場會迎來轉機嗎?
需求刺激,芳烴產能和產量增長迅速
齊魯石化烯烴廠高級專家、市場已經從事芳烴生產研究20多年的掀起李玉濤說:“這可以看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未來5年,芳烴國內芳烴需求量至少能保持5%的市場年增長率。”
業界對芳烴裝置的掀起建設投資熱情,似乎也能佐證李玉濤的芳烴看法。從目前公開的市場信息看,至少海南、掀起廣東、浙江、福建、遼寧等多個地區,都在積極上馬芳烴裝置。
李玉濤說:“2005年~2010年,國內芳烴產能和產量增長迅速,年產能從268萬噸增長到800萬噸,年均增長率高達24.5%,而每年的實際產量,也從223萬噸增長到737萬噸,年均增長率近27%。”
產量的快速增長,源于廣泛的市場需求。“芳烴產品幾乎無處不在,身上穿的,身邊用的,很多是以芳烴作為原料,包括礦泉水瓶。”李玉濤說。
但更接近市場的齊魯石化負責化工銷售的人士認為,芳烴市場遠談不上樂觀,在分析了上半年的價格走勢后,就會發現,“現在最多算是企穩,市場商談氛圍清淡,仍以觀望為主”。
布局優化,前景樂觀
作為一種化工中間產品,芳烴所衍生的下游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服裝、輕工、電子、建筑、醫藥等領域。強大的剛性需求,讓芳烴產品一直以來都是化工市場的寵兒,而市場贏利能力好,也成為各方爭上芳烴裝置的主要動力。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油價大幅波動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國內化工市場進入整體下行狀態,芳烴產品亦未幸免,成交價格一路下滑,進入近年少有的低迷狀態。
但是,作為幾乎涵蓋民生領域物資的重要中間產品,芳烴一直被市場看好,消費量依然保持穩定。即便是2011年,國內表觀消費量仍然達到1160萬噸,其中進口近500萬噸,國內產能自給率僅過六成。
“在化工產品消費量明顯下降的大背景下,芳烴保持如此好的表現,市場前景值得期待。”李玉濤說。
另外從地域上講,目前國內芳烴產能大致分布為:華東占一半以上,較“十一五”初期略有上升;西北地區從無到有,占到一成多一點,增長勢頭明顯;華南、東北、華中地區產能穩定。
“這充分體現出,芳烴產能向下游消費市場和上游資源優勢地區集中的布局趨勢,說明芳烴產能布局的優化正在形成,這對降低生產、運輸成本有積極意義,芳烴產品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李玉濤說。
需求旺盛、布局優化,讓市場對芳烴產品的前景更加看好。專業人士分析,預計到2015年,國內市場芳烴需求量接近1945萬噸。而根據現在掌握的各企業在建、擬建芳烴裝置的計劃,預計到2015年,國內芳烴年產能保持1450萬噸左右,仍存在500萬噸的缺口。因此,這將進一步刺激市場的投資熱情。
芳烴擴能,優化產品結構的好時機
從專業角度講,產能擴大取決于三個因素:市場需求、原料保證、自身能力。現在來看,國內芳烴市場前景看好,擴能條件基本具備。
以齊魯石化為例,該公司擴大芳烴規模有自己的明顯優勢。首先從地理位置看,齊魯石化處于國內芳烴最大的目標市場華東地區,下游客戶集中,市場空間巨大,銷售渠道暢通,市場投放有很好的保障。
其次,從原料資源來看,齊魯石化自身擁有千萬噸級的煉油加工能力,再加上區域內可以調配的其他資源,為芳烴擴能提供了保證。同時,齊魯石化自身產業鏈齊全,公共系統完善,不用進行大的配套建設即可完成,生產成本會進一步降低。不僅如此,成熟的芳烴生產管理、操作經驗更是齊魯石化的一大優勢。
齊魯石化烯烴廠芳烴車間的技術組長王建輝說:“擴大芳烴規模,應該是我們優化產品結構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