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業余業務情況如何?業務范圍有哪些?”據德國《商報》10日報道,寶馬、德車調查的發當混梅賽德斯—奔馳和大眾集團上周收到歐盟委員會發來的企抱電子郵件,以調查汽車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怨歐程度,但業界對這種方法及其專業性表示質疑。盟對
據報道,華反歐盟的補貼車企收到一份獨立于“出口公司”(即中國汽車制造商)的調查問卷。在這份長達7頁的問卷問卷中,制造商必須披露其與中國的送相聯系,包括有關中國業務合作伙伴的業余信息以及汽車制造商在遠東生產并運往歐盟的汽車數量等。
報道稱,德車調查的發當混歐盟委員會希望在2024年11月之前完成調查,企抱收集問卷只是怨歐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反補貼調查聽證會的前奏曲,本周三是盟對提交該調查問卷的截止日期。除此之外,華反歐盟委員會選出的制造商還被要求回答另一份多達43頁的調查問卷,其中包括單個汽車零部件的采購等詳細信息。
據報道,雖然德國汽車制造商愿意就調查的問題配合歐盟委員會,不過在私底下,業內人士對此次問卷調查的程序已表示不滿。一位行業代表稱,直到9月中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講話,大多數官員才得知具體調查的消息;還有消息人士抱怨,調查問卷的發送也相當混亂和“業余”,有的問卷據稱直接發送到企業公開郵箱,而未發給直接聯系人。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據稱已成立辦事處配合歐盟調查,以督促制造商提供必要信息。報道稱,在德國汽車制造商看來,該協會主席、法國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正是反補貼調查的策劃者。因為相較于德國汽車制造商,雷諾等法國汽車制造商面臨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的更大競爭,但在中國并沒有會受到反制措施影響的重要業務。
“這項調查是強硬的法國利益政治”,一位德國汽車業內人士這樣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