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復旦捐獻結束了,她的郭同生命就開始了。”
1月21日5點,學成血干細胞在本市一所醫院里,為虹位造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研究生小郭早早醒來,口區為正式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準備。第位
我國每年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上海市第其中近一半為兒童,捐獻等待移植的復旦患者有四百萬。而造血干細胞的郭同配型成功率極低,僅為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小郭就是學成血干細胞其中之一。
經過一整個上午近五個小時,為虹位造采集才結束。口區小郭成為虹口區第24位、第位上海市第684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上海市第休息一晚,明天就能出院。
而另一邊,這袋“萬分之一”難得的造血干細胞,將以最快速度抵達目的地,今晚8點就能輸血,為一位不滿6歲的小女孩帶來生命的希望。健康的造血干細胞將在患者體內生根發芽,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罹患血液病的孩子,也將在病房度過一個特殊、但又充滿希望的春節。
“救一個孩子,等于救了一個家庭”
這不是小郭第一次獻血了,“我獻過全血,也獻過成分血——就是抽出來離心后再輸回去的那種——所以知道骨髓捐獻是怎么回事兒。”
造血干細胞捐獻,俗稱捐獻骨髓。聽名字,大家往往認為需要抽取脊髓,殊不知所需的是造血干細胞,通過外周血就能進行采集,形式類似獻血小板。常年積極投身各類志愿服務與公益活動、曾多次獻血的小郭自然不怕,她深知,即使是微小的一份力量,也能匯聚成巨大的能量。
23年研究生剛入學,小郭“在朋友圈看到有同學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覺得這種行為很偉大、很厲害,也想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申請了咽拭子”。就這樣,她在中華骨髓庫里留下了一份樣本,期待著為需要幫助的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為那些生死攸關的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沒想到一年后,這個“萬里挑一”的配型真的成功了。
12月24日,小郭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她與一位北方的小女孩初步配型成功。對方年僅五歲,正遭受血液病的折磨,急需造血干細胞移植。“我都不敢相信,畢竟成功配型的幾率太低了。”確認消息屬實后,小郭沒有猶豫就同意了:“很激動,也覺得是一種緣分。救一個孩子就等于救了一個家庭。”
“未想過放棄,每一天都在期待著最終能夠配型成功”
初步配型成功后,還有多次抽血檢測、配型分析、體檢審核……各種檢查流程,又恰好碰上期末季,小郭卻一次不落,比誰都關心進度,“雖然過程很漫長,也不易,但我從未想過放棄,每一天都在期待著最終能夠配型成功”。
最終好消息傳來,兩人造血干細胞有10個點高度匹配,達到了全相合,可以捐贈!
然而,面對這份重大的責任,她深知自己需要家人的支持。最初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時,由于不了解相關流程,小郭的家人并不支持,甚至一度給出了否定的答復。但小郭不僅曉之以理,耐心地向家人們科普了“不是用針抽骨髓”,而是“外周采血”;她還動之以情,告訴擔憂的爸爸媽媽,僅僅抽取一點造血干細胞,就可以拯救一條鮮活的生命。最終,家人理解并支持了她的決定。
當問及是什么給予她如此巨大的勇氣與力量去進行捐獻時,小郭特別提到了她所在的課題組。她所在的課題組氛圍和諧融洽,團隊成員之間如同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支持。正是這種輕松友好的學習氛圍,讓小郭能夠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也給予了她未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信心,實現科研報國的夢想。
當得知小郭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時,導師鄢盛杰和鄔小玫既為她的無私奉獻感到無比驕傲,也為她可能面臨的身體挑戰感到擔憂。“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健康最重要。”學院和學校有關部門得知這一愛心義舉時,也特別會同虹口區紅十字會做好有關捐獻各項工作,并為小郭加油鼓勁。這份真摯的關懷令小郭倍感溫暖,也讓她更加堅定了捐獻的決心。
1月15日,上海市、虹口區紅十字會來到復旦大學,在大家共同見證下,小郭鄭重地簽署了《骨髓捐贈最終知情同意書》。另一邊,等待捐獻的患者也入院開始了化療流程,靜靜等待這份寶貴的造血干細胞。
“有人比我自己更希望我健康一定要調整出最好狀態”
“我是O型血,她是A型血。移植以后,她就會流著跟我一模一樣的O型血了。”
勝似親人,超越血緣。分離機收集袋內,從小郭血液中采集的造血干細胞,是一份愛心的輸送,跨越千里落地生根,承托起另一個生命的重量——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足以讓小郭忘卻入院四天以來,為提高外周血的造血干細胞含量“每天挨3針”,注射動員劑所帶來的一系列失眠與疼痛。她說,“打針只是疼痛而已,但拯救一個人和一個家,卻需要一定的幸運和機緣巧合。”
為了以最佳狀態迎接這一任務,更早時候,小郭就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了。她保持著積極的運動習慣,還曾在學院乒乓球女單比賽中獲得冠軍,身體素質過硬。
捐獻期間,她更加注重身體鍛煉,堅持規律的跑步和力量訓練。外出還堅持佩戴口罩,預防冬季流感以及各種意外情況。這些生活上的不便,并沒有給她帶去煩惱,相反,“知道遠方有一個人、一個家庭比我自己更希望我健康,這讓我更有動力去調整自己的狀態”。
“這次捐獻讓我刻骨銘心地感到,生命很珍貴、健康很重要。”小郭認為這次捐獻經歷深深地改變了她,“非常幸運能有機會切實地幫助到一個人、一個家庭”。
“捐獻造血干細胞并不如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復雜與可怕。”小郭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賬號記錄下整個捐獻過程,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人了解捐獻過程,消除對捐獻的誤解與恐懼。“只要多一點勇氣,就能為他人點燃希望。”她也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讓更多患者感受到生命的溫暖。
春節將近,因為捐獻而推遲了返鄉行程的小郭爽朗地笑笑:“這對我來說,只是耽誤了一次寒假出去玩的機會,但對小朋友來說,是一次重新活過來的機會呀。”
制圖:實習編輯:嚴靜雯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