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由市住建部門牽頭,破局之道會同市城管局、用好用活公安局派出所和屬地千秋街道共同會商解決?;鶎?rdquo;近日,治理針對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區居民反映“業主違章搭建導致居民住宅樓頂滲水”的破局之道問題,天長市委社會工作部、用好用活市委組織部、基層市委政法委立即啟動“鎮(街道)吹哨、治理部門報到”聯動協調響應評價機制,破局之道召集相關市直部門和屬地街道、用好用活社區現場辦公,基層研究解決方案。治理這是破局之道天長市探索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2024年以來,用好用活該市不斷用好黨建引領這一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基層“破局之道”,建立聯、問、辦“三個三”工作機制,大力推行“上門入戶聽訴求”,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三聯”,架起干群“連心橋”
“建議依托優勢資源,大力推動農旅融合發展。”“鄉村治理,要充分發揮‘五老’人員和鄉賢人士的作用。”“人居環境是一個村莊的臉面,咱都要參與進來。”……近日,天長市銅城鎮余莊村群眾在村民說事會上踴躍發言,該鎮黨委書記和市里聯點領導與村民同坐一張板凳,聽意見、話治理,將群眾建議轉化為促進發展的“金點子”。
“密切聯系群眾應從我們領導干部做起。”天長市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大力推進“領導聯點、單位聯村(社區)、干部聯戶”,把網格作為“三聯”的重要應用場景,督促推動15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該市基層1231個網格一線參與基層治理,現場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為群眾釋疑解惑,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與此同時,天長市注重發揮網格在基層治理中的關鍵性作用,整合黨建、綜治、民政、城管等相關部門的職能建成“全要素網格”,實現多格合一、有機銜接,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質效。根據治理實際,該市將現有基層網格科學劃分為綜合型治理網格356個,構建起1個綜合網格黨組織、2名專兼職網格員、N名黨員的“1+2+N”網格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關口前移、服務下沉。
“三問”,問出群眾“急難盼”
“咱反映要文明養狗,防止寵物傷人的建議后,社區不到3天就有了針對性的治理行動,真是太及時給力了!”在“上門入戶聽訴求”過程中,千秋街道千秋社區專職網格員吳文峰收到碧輝園壹號公館小區居民反映的訴求后,第一時間上報事項,社區工作人員隨即聯合市直相關部門開展為期一周的專項執法治理行動,真正讓居民群眾感受到生活難事有人辦、不順心的問題有人解。
“進村(居)上門入戶聽訴求”是天長市落實群眾意見征集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主要抓手。該市組織干部上門入戶“問生活困難、問信訪訴求、問意見建議”,通過“三問”多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和訴求,實時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愁。
群眾民主議事是“上門入戶聽訴求”的延伸環節。天長市在村(社區)搭建“村民說事會”“居民協商亭”等基層協商議事平臺,定期組織村(社區)兩委干部、黨員、鄉賢、返鄉創業人員、“五老”人員等議事說事。與此同時,對社會治理大數據、12345、110非警務報警等平臺收集到的群眾訴求定期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判,并試點設立聚民智、匯民聲、聚鄰里的“人民意見征集點”,創新推行“民情征集日”活動,廣泛收集與基層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投訴建議、“微心愿”以及基層治理“金點子”。
“三辦”,辦好百姓“煩心事”
“不僅要把舊的煙道重新改造好,還要求商家定期清洗煙道,大大減少了油煙異味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銅城鎮山海社區居民陸翠琴說,通過城建、生態環境、城管等部門牽頭會商積極作為,8戶沿街飲食店的油煙異味擾民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我市堅持從服務群眾‘小切口’入手,精細治理,建立‘小事立馬辦、大事聯動會商辦、難事包案重點辦’治理機制,解決了一批民生訴求,惠及群眾5.5萬余人。”天長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丁壽林表示,該市推動人員、資源、服務下沉至各村組、居民小區黨群服務站,落實“接訴即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針對鎮(街道)層面解決不了、需要多部門協調的事項,建立多部門聯合協商調度制度,提升訴求辦理的精準度。
此外,天長市還切實落實市、鎮(街道)領導干部下訪接訪制度,有效推動40多起重大矛盾糾紛由市領導包案化解,“同時,我市還創建了‘李二寶法治工作室’‘和事佬解紛’‘老娘舅說和’等人民調解品牌,整合多方調處解紛力量,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丁壽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