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開道大肆收買發電廠員工,電廠以次充好銷售煤炭非法巨額獲利。員工應商近日,遭煤江蘇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銷售偽劣產品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案作出終審判決,炭供涉及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采制樣、收買數人受賄調度、窩案程控等多個崗位30余人的曝光受賄窩案也由此揭開。
創于1994年的電廠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是員工應商我國成立較早的合資電力企業,由其建設的遭煤彭城電廠亦是華潤集團旗下第一家火電廠,曾經開創了自建、炭供自管、收買數人受賄自營的窩案“彭城模式”。但兩年以來的曝光多個同類案件,讓這家有業內“黃埔軍校”之稱的電廠電力企業因之蒙塵,其管理軟肋昭然若揭。
前述案件中的被告人,系徐州中亞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羅彥周及其子。徐州市賈旺區法院一審審理查明,2014年至2017年間,羅彥周先后使用多家公司名義向徐州華潤電廠銷售煤炭,以低熱值煤炭冒充高熱值煤炭謀取非法利益,銷售金額2.4億余元,非法獲利5600萬余元。
自2011年以來,羅彥周為保證煤炭能夠順利銷往華潤電廠,買通、安插人員進入華潤電廠采制樣班組,通過只采好煤等方式提升煤炭熱值,同時收買調度、程控等部門工作人員盡快將其低熱值煤炭加倉燒掉或用好煤覆蓋防止抽檢。
徐州中院二審判決書顯示,羅彥周父子先后向華潤電廠30余名非國家工作人員累計行賄超500萬元現金及購物卡。其中,受賄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有11人,受賄最多的高達156.66萬元,該涉事職工薛某在2018年聞風后向羅彥周退回了賄款。
據了解,在羅彥周案之外,華潤電廠尚有多人因同類案件中招。去年6月,徐州市睢寧縣法院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審判決華潤電廠原職工王某有期徒刑兩年。該院查明,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間,王某在擔任華潤電廠采制樣班組長期間,明知本組員工不按公司規定規范操作,幫助張某某的公司提高煤炭熱值,而故意不履行監管之責,索取或收受好處費、過節費等共計46萬余元。
同在華潤電廠采制樣部門的劉某,是一名勞務派遣工,也因收受煤炭供應商提供的好處費、過節費7萬余元,去年7月被睢寧縣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
“勞務派遣工作人員難以管理是導致公司規章制度執行難的因素之一。”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發電部部長王永樂接受人民網采訪時稱,華潤電廠有一大部分崗位采取的是服務外包形式,目前勞務派遣員工約在2000人左右,本企業員工與勞務派遣工崗位混編,漏洞“很難避免”。
王永樂表示,這些案件發生后,公司已經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著手加強員工的法制教育和素質提升培訓,“我們還在考慮用機器或機械化來替代包括采樣等在內的一部分崗位功能,以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