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者會邀請玩家進入游戲小組,游戲游戲以藍鯨為代號,什俄在群里給玩家發布任務,指令五十天里五十個任務。藍鯨羅斯藍鯨
這些任務包括每天4點20分起床,游戲游戲在皮膚上用刀刻藍鯨的什俄形象,看一整天的恐怖電影,聽恐怖音樂等等。最后一項任務,就是自殺。所以,這是一個誘導人自殺的游戲。
每完成一個任務就需要通過發送照片的方式來證明完成,最終的游戲勝利就是自殺。
因為他們掌握了每個玩家的詳細信息,如果你中途選擇退出,他們就會用各種手段來威脅你。
甚至是用玩家父母的生命來要挾對方繼續。
任務通常在早上4點20分開始執行,比如看一部它發給你的恐怖片,用刀在胳膊上畫一個鯨魚,不和任何人說話。
在此期間,組織者還會不斷給你傳遞負能量,給你發各種恐怖視頻、恐怖音樂,讓你與外界隔絕,崇拜那些自殺人士。
從不給你活下去的信心,數落你有多差,這個世界有多黑暗,讓你對生活充滿了絕望。
沒有充足的睡眠導致情緒低落,加上一系列的暗示和誘導,很可能沒到最終任務,玩家就會堅持不下去,自己選擇放棄生命。
50天時間,每天都要接受“你要去死”的心理暗示。每天不斷強化,通過任務稀釋你的社會性,使你與周圍的人和事隔離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人一步一步瓦解你對自我的認知,告訴你:你真的很爛;你被全世界拋棄;活著好無聊;死亡能夠給你帶來平靜……
持續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會摧毀一個人。一個人失去“生”的意志的時候,是最接近死亡的時候。
其實加入這個游戲的門檻很高。正因為這樣的門檻,也導致了這個游戲的封閉性,讓普通人難以察覺它的存在。因此能夠真正進入死亡游戲群的人,一般是有自殺傾向的。
但是,自殺傾向不等于一定會自殺,也許通過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人會擺脫這種傾向,重新贏得積極的人生。
或者生活中沒有出現特殊的trigger,也是不會導致自殺行為的。
可是,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在受到50天的自殺暗示強化之后,最后還能活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藍鯨”并非挖掘你內心深處的黑暗,它是向你灌輸黑暗。好比有人站在懸崖前猶豫自己是否要跳下去,而“藍鯨”上前推了一把。
俄羅斯方面,受到自殺游戲蠱惑自殺死亡的青少年有130人之眾,或許這個數字還將攀升。
游戲的管理者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將自殺浪漫化。當然,你也許會說,有人想退出怎么辦?因為進群的時候,對方會要求你發送個人隱私信息,因此,一旦你提出想要退出,便會收到恐嚇威脅。
“如果你不按照我說的做,你就會有危險。”
事實果真如此嗎?加入就不能退出了嗎?
有記者進群之后,由于發送的是一張ps的自殘圖,而被踢出了群。
死亡游戲的管理者,恰巧利用的是人的心魔。“既然退出有門檻,那我還是繳械投降,繼續游戲好了。”很奇怪但是很真實,加入這個游戲之后,這個游戲大概也成為了游戲參與者的“comforablezone”,讓人順從的走向死亡。
藍鯨玩家多為青少年,處于三觀還未健全,最容易被外界引導的階段。此時的藍鯨就如同邪教一般,給孩子們傳遞扭曲的價值觀,讓他們覺得生命一點兒也不可貴,自殺是個多么浪漫的事兒。
我想那些受到誘導而去自殺的孩子,大概從來都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那些引導我們自殺的人,為什么自己不去死呢?既然死亡不可怕,既然自殺是浪漫的,為什么他們不去自殺呢?”
他們為什么不身先士卒,他們為什么不成為榜樣?包括那些邪教頭目,他們勸誘人們為所謂的“信仰”放棄生命,那么他們自己的“信仰”在哪里?
死亡的悖論就在于此:有人勸你去死,那他自己為什么不去死?
當然,此新聞一出,也有不少人感覺到很荒唐,并且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青少年會真的去實施這種自殺計劃。
青少年三觀還未完全建立,是最容易受到誘導的階段。況且,人的心理狀態變化真的很難把握。如果我們尚不能堅信光明,那么當黑暗來臨之時,就很容易被黑暗吞噬。
這個游戲,就是放大一個人的陰暗面,接著瓦解你對自我的認知和對世界的認知,進而達到操縱你行為的目的。它最可怕的之處在于,讓一個人相信自己自殺是出于主觀意愿。
“你看,我并沒有挑唆你自殺,是你自己想自殺,而我不過是在幫你。”
然而“想自殺”和“去自殺”根本就是兩碼事!
生命非兒戲,時間不能倒流。對于這種游戲的社群,不舉報,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之下它們必定更加隱秘,也必定會衍生出很多新的形式。
請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