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5日晚間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推出規定》,根據此規定,大小非可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為標的,發行可交換債券進行融資,債券持有人可視市場情況決定是否轉成股票。
讓人遺憾的可交是,對于管理層的努力,不少著名市場人士都報以了嗤之以鼻的態度,紛紛發言稱此舉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不能挽救市場的跌勢。大多數股民也反應冷淡,悲觀情緒依舊。換債但是對超跌藍筆者看來,市場也許低估了可交換債的真實威力,從阻擋大小非減持的洪流來看,沒有約束力的可交換債的力量無疑是薄弱的,但是從對于提升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來說,卻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當前市場的籌股一個困局就是,從絕對估值來看,像寶鋼這些股價已經逼近凈資產的藍籌股已經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從趨勢和信心來看,資金并不敢入場。而可交換債將在一定程度上逆轉這種格局。利好
在筆者看來,推出可交換債,更多是推出給大型優質藍籌股、給大非們一個出路。可交當前惡性循環暴跌的換債股市,無論是中小股民還是大小非都不是贏家。由于傳統融資周期太長,可交換債的對超跌藍推出,對一些現金流緊張但是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相對優質公司的大非們一個新思路。可交換債以“看漲期權+固定利率”的籌股債券形式對大非的減持壓力進行了緩沖,符合發債條件的大股東有較大的動力維持股價,而厭惡風險且看好該公司的投資者也正好借此機會低風險買入大股東發售的可交換債券,進可攻,退可守。由于可轉債的利好發行采取市場化的模式,如果能發行成功,等于宣告并穩定了市場這些公司的股價的預期。換言之,如果招行、推出寶鋼、可交中石化等優質藍籌股的換債股價能夠可以穩定,那A股就有了主心骨。
當前A股的流動性緊張只是缺乏信心的假象,巨大的資金囤積在市場但是不敢入場。“可交債”的巧妙之處是兼具了債券的低風險優勢,同時又暗含了看漲期權以博取高收益。這對于年金、社保、保險資金等中長期投資資金都具有很大吸引力,對于低倉位的股票基金來說,也是提高潛在收益率的手段。
相對于取消紅利稅等直接利好而言,可交換債的短期救市效果有效,所以不排除市場近期在失望情緒引導下再次探底,但這是奧運之后,管理層進行救市的第一步棋,后續的利好亦然可期。
筆者認為,針對大小非的各種手術刀舉措,只能減緩市場的恐慌,經濟能否軟著陸并轉型成功才是A股能否再度走牛的根本。但因救市而來的各種金融創新和制度變革所帶來的新鮮血液,我們是樂于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