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今日正式發布《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2) NO.2》,社科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表示,院中氧化碳排放總量來看,部環渤海中部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是地區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最高的地區,西北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是碳排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最低的地區,西北地區和泛東北地區是放總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增速最快的地區。
原磊表示,量最產業競爭力在近5年來,社科環渤海、院中氧化長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第一產業增長速度很快,部環渤海中部、地區西南地區等傳統農業強省規模明顯下降。碳排環渤海、放總長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第二產業的量最規模優勢有所減弱。第三產業規模區域分布變化相對較小,社科環渤海、長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比重有所降低,中部、西北、西南地區比重有所上升。主要工業品市場占有率,采礦業體現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區域,中部、泛東北、環渤海。食品、飲料、煙草在中部、環渤海、西南有綜合性的競爭優勢,紡織、家具、造紙主要是長三角、南部沿海,機械制造主要是長三角、環渤海。
在談到全國各地地區低碳競爭力的情況時,原磊稱,碳排放總量來看,中部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最高的地區,而西北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最低的地區。西北地區和泛東北地區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增速最快的地區,而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區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增速最慢的地區。山東、山西、河北是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最多的省份。
原磊指出,中部地區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最快的地區,而西部地區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速度下降最慢的地區。山西、寧夏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省份,而北京和廣東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省份。碳生產率,南部沿海和長三角是碳生產率最高的地區,而西北和泛東北是碳生產率最低的地區。西北、泛東北是生產率最低的地區,北京和廣東是碳生產率最高的省份,山西和寧夏是最低的省份。
“十二五全國各地的競爭力展望,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低碳競爭力將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西北、西南地區低碳競爭力可能會不升反降。長三角有可能會取代南部沿海成為我國低碳競爭力最強的區域,環渤海地區有可能成為我國低碳競爭力提高最快的區域。”原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