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琪 徐蕓茜 北京報道
2023年伊始,好戲央企專業化整合便大動作不斷,連臺好戲連臺。涉及
1月10日,軍工國家電網與國家電投舉行生物質發電項目管理權交接儀式,生物質發電項目專業化整合工作圓滿完成;同日,中國電建與通用技術集團醫療資源專業化整合項目舉行簽約儀式;1月9日,中直股份發布公告策劃千億資產重組,實現中航工業集團直升機業務A股整體上市;1月6日,國資委舉辦了央企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涉及14家央企的22個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
“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這是今年國資委對地方國資部門提出的明確任務。國資委1月12日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時指出,各地國資委要著力抓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央企整合是為了加強對所在領域的專業化優勢,更好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2023年央企整合表現出的最大特點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這與國有經濟本身的功能作用定位相契合。”首都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員肖旭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開年好戲連臺
進入2023年,醫療、軍工、新能源三個領域的央企重組高潮迭起。
在國資委的推進下,央企醫療資源專業化整合不斷深化,國家醫療健康“生力軍”不斷壯大。1月10日,中國電建與通用技術集團醫療資源專業化整合項目在京舉行簽約儀式。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兩集團要堅持公益性導向,圍繞醫療服務核心領域,實施精益管理,做強做優國企醫療健康集團,進一步深入整合融合,扎實推動項目落實落地,為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獲國資委批準的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重要央企之一,通用技術集團在國企辦醫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開展醫療改革可為其他企業提供經驗支持。本次改革完成后,通用技術集團旗下醫療機構將增至343家,全國性網絡布局將進一步完善。“通用技術集團將充分發揮醫藥醫療健康全產業鏈優勢,全力支持電建醫療及所屬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以健康為目標引領、以醫療服務為支撐、以全業態全方位服務為保障的大健康生態體系,矢志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健康產業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于旭波在會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合項目中,中國電建共有30家醫療機構納入醫療改革范疇,至此,中國電建所有醫療改革項目完成。中國電建董事長丁焰章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電建醫療機構盡快融入,壯大國家醫療健康‘生力軍’隊伍,充分發揮通用技術集團和國中康健的央企專業化平臺優勢,通過‘投入賦能、協同賦能、管理賦能、改革賦能、創新賦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專家委員、知名評論家謝筱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央企專業化重組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央企戰略運作、技術創新、市場發展、效率效益,特別是規避央企無序競爭,增強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能力。對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動作用。”
此外,軍工和新能源領域也在今年年初實現了優勢資源整合。1月9日,中直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中航科工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昌飛集團92.43%的股權、哈飛集團80.79%的股權,擬向實際控制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昌飛集團7.57%的股權、哈飛集團19.2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昌飛集團、哈飛集團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實現中航工業集團直升機業務A股整體上市。
與此同時,新能源領域央企于近幾日也多次進行專業化整合,布局結構不斷優化。1月6日,中央企業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京舉行,簽約涉及14家央企的22個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翁杰明表示,國資委將組織開展中央企業新能源產業對標評估,幫助企業找準短板和弱項,進一步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1月10日,國家電網、國家電投舉行儀式,正式交接了生物質發電項目管理權。國家電網旗下國能生物發電集團重組進入國家電投,央企新能源領域專業化整合再下一城。
央企專業化整合再掀高潮
開年以來,央企專業化整合密集而至,這背后是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
國資委在日前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提出“乘勢而上組織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1月12日,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再次明確2023年國企改革重點任務。國資委黨委書記張玉卓在會上指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圓滿收官,基本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預期目標。同時強調,要著力抓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化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落實市場化機制,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強化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組織領導,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
如今看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經拉開序幕,央企專業化整合有望在多個領域掀起新的高潮。
“央企整合是為了加強對所在領域的專業化優勢,更好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肖旭對記者表示。
肖旭指出,通過重組整合,有利于實現中央企業之間優勢互補,在研發創新、資源保障、新材料升級等方面尋求協同發展的新空間。同時,央企整合有助于增強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央企重組今年又將如何開好局,起好步,在哪些領域開展重組大動作?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專業化整合是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將打破企業邊界,出現跨央企集團之間的并購重組,將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2023年,能源、糧食、軍工以及其他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將被提上日程,預計這些領域可能成為央企并購重組重點領域。”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我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宏偉目標。從開年央企整合重組的情況來看,更加突出了專業化特點,不僅強化企業資產資源上歸口統一,更突出了專業上的集成劃一。”謝筱文對本報記者表示。
國資委在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指出,各地國資委要著力抓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著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大能源資源、糧食供應保障、戰略性物資儲備等領域布局力度;進一步突出實業、聚焦主業,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