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梨花風起正清明,鄭集鎮開展們青松翠柏寄深情。節動為賡續紅色血脈、日清日活倡樹文明新風,明主近日,題團天長市鄭集鎮團委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鄭集鎮開展們中小學及退役軍人服務站開展“我們的節動節日·清明”主題團日活動,引導青少年在緬懷與實踐中淬煉家國情懷,日清日活在傳承與創新中厚植文明底色。明主
線下追思,題團以“腳步”丈量信仰。鄭集鎮開展們巍巍青山埋忠骨,節動烈烈長風頌英魂。日清日活4月2日上午9時,明主鄭集鎮黨員干部、題團退役軍人、青年團員及少先隊員代表60余人,手持白菊、心懷崇敬,列隊步入天長烈士陵園。蒼松肅立,豐碑無言,全體人員齊聲高唱國歌,向革命烈士紀念碑行三鞠躬禮,敬獻花籃。青年宣講員黃祿權以《山河無恙,吾輩自強》為題,深情講述天長籍烈士胡國章“血染青紗帳”的壯烈事跡:“1945年春,胡國章為掩護群眾轉移,以血肉之軀阻擋日軍掃蕩,身中數彈仍高呼‘中國必勝’!”少先隊員小李動情地說道:“烈士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我們定要倍加珍惜!”活動尾聲,全體團員面向團旗莊嚴宣誓,“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誓言如春雷激蕩,與松濤共鳴,將信仰鐫刻進青春血脈。
云端祭掃,以“指尖”傳承血脈。“英雄不朽,精神長存;指尖輕觸,心火永燃。”為拓寬追思維度,鄭集鎮團委依托“中華英烈網”打造“云上祭英烈”數字課堂。組織中小學通過主題班會播放《長津湖》冰雕連、《覺醒年代》陳延年就義等經典片段,帶領青少年“穿越”烽火歲月。班會現場,學生們登錄“云端祭掃”平臺,點擊“電子花籃”敬獻英烈,通過“對英烈說”功能寫下跨越百年的心聲:“您披荊斬棘換來的盛世,我們正奮力書寫新篇!”七年級學生小陳的留言被投影至大屏幕,字字鏗鏘。活動累計生成“數字紀念卡”100余張,紅色基因在“云上”與“線下”的交融中煥發新生機。
新風實踐,以“行動”注解文明。祭之豐不如養之厚,哀之盛莫若行之篤。鄭集鎮團委組建“青清志愿隊”,深入轄區開展“文明清明·綠色追思”主題宣傳。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向居民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1000余份,倡導以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同時,聯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厚養薄葬”道德講堂,邀請鄉賢講述“床前孝子廿載”故事,推動“孝在當下”理念入腦入心。青年志愿者還走進田間地頭,開展“防火護綠”巡查,用行動守護青山綠水的清明底色。
一束白菊,承載著對歷史的敬畏;一次宣講,播撒著對文明的信仰。此次活動以清明為窗,既讓青少年觸摸到紅色基因的溫度,又讓文明新風吹拂鄉野阡陌。下一步,鄭集鎮團委將深化“節日+”育人工程,以“紅色研學+文明實踐”雙輪驅動,引領青年既做英烈精神的“擎旗者”,更做時代新風的“破題人”,讓青春在賡續血脈中拔節,在躬身實踐中綻放。(閔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