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孩因和男朋友發生性關系,花季最終引發了宮頸原位癌,女孩男友33歲女子因懷疑老公有外遇,過早長期精神壓抑,發生發宮導致早期宮頸癌前病變……
摘要:
18歲女孩因和男朋友發生性關系,性關系最最終引發了宮頸原位癌,終引33歲女子因懷疑老公有外遇,頸癌長期精神壓抑,花季導致早期宮頸癌前病變……
8月16日,女孩男友記者從油田總醫院宮頸病門診了解到,過早宮頸患者的發生發宮門診量,每天都在200人左右,性關系最年齡最大的終引患者70歲,最小的頸癌患者18歲。整體上看,花季宮頸疾病的發病率趨于年輕化。
那么宮頸疾病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預防?記者采訪了油田總醫院宮頸病門診的醫生。
早戀
18歲女孩患上宮頸原位癌
當日12時,本是午休時間,可油田總醫院宮頸病門診的醫生,還在接待患者。“來看病的都心急,我少休息一會,盡量把這些患者的病都看好。”宮頸病門診的醫生說。
半個小時后,患者才陸續離去。張主任說,近些年來,宮頸患者比較年輕化,在她接診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才18歲。
這名患者叫趙麗(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在學校,趙麗和一名**學好上了,倆人在交往中,多次發生性關系。
前段時間,趙麗和男朋友發生關系后,宮頸流血了。起初,她以為月經不調,并沒有在意。直到近期,趙麗和男朋友發生關系后,再次流血。到了醫院之后,才知道患上了宮頸原位癌。
當醫護人員將報告單送到趙麗手上時,她哭了。醫生為趙麗做了宮頸錐切手術,術后恢復得很好。
多疑
情緒導致宮頸癌前病變
在醫生接診的患者中,還有一位女士叫鄧洋(化名),33歲。醫生說,
3年前,這位患者就經常光顧醫院。她告訴醫生,自己家里條件特別好,她總懷疑丈夫有外遇。整天神情恍惚,吃不下飯,總覺得自己得了癌癥。
3年時間過去了,本來沒有癌癥的鄧洋,硬是把癌癥“想”出來了。前不久,鄧洋來檢查時,被確診為早期宮頸癌前病變。
張主任說,正常來講,每年堅持一次體檢,不用一不舒服就要往癌癥上面想。心情不好疑東疑西,沒病也會想出病來,而且檢查做多了,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影響。
原因
多種因素導致宮頸疾病
醫生告訴記者,近年來,宮頸癌新發病例數在逐漸上升,我國每年約有15萬宮頸癌新發病例,每年約有8萬人死于宮頸癌;全球每年有20多萬女性由于宮頸癌離世。
以前,宮頸癌的發病年齡以40-50歲為最多,20歲以前則比較少見。可近幾年來,通過臨床數據表明,宮頸癌患者中,30歲以下年輕女性所占比例已近7%—8%,呈現年輕化趨勢。
導致女性宮頸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不潔性生活、性伴侶多、人工或藥物流產、產后宮頸裂傷、婦科各種炎癥以及不良的精神因素等,這些疾病若不及時治療,就會有癌變的可能。
同時,宮頸癌的發病和子宮頸糜爛的存在也有很大的關系。數據分析,患有宮頸糜爛的婦女,宮頸癌發生率為0.73%,無宮頸糜爛婦女,宮頸癌的患病率為0.1%。
醫生說,宮頸的神經對疼痛不敏感,宮頸表面糜爛即使非常嚴重,也不會引起病人的劇烈癥狀,這極易掩蓋病情并使患者放松警惕。因此,患者通常容易忽視病情,不去醫院治療,導致宮頸疾病的加重和進一步惡化。
對此,醫生提醒廣大女性患者,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婦科癌癥,由宮頸糜爛病變為宮頸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約為8年左右的時間。早預防、早發現、早檢查、早治愈宮頸糜爛,遠離宮頸癌。
預防
多人存在盲目用藥誤區
在平時的生活中,女性朋友應該如何預防宮頸疾病呢?
醫生說,宮頸疾病會有一些前期的征兆,如分泌物增多、發黃、有異味、性生活出血、腰骶疼痛等。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早期可能沒癥狀或不明顯。一些女性,因為經常服用避孕藥,也會出現與輕度宮頸糜爛相似的癥狀,卻并非真正的宮頸糜爛。這就需要進行定期的婦科檢查,排除危險。
另外,大多數人存在著盲目用藥的誤區,這對女性的傷害非常嚴重。當發現自己有輕微的宮頸炎癥時,大多女性傾向于購買藥物自行沖洗,但是如果沖洗方式不恰當,溫度不適合,或器具使用不得當,則容易造成陰道內膜損傷,不僅不能消除病癥,反而讓問題雪上加霜。
一般情況下,預防宮頸疾病要做到三點:進行定期婦科檢查(如一年一次宮頸涂片或TCT、HPV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宮頸炎癥,進行治療;注意經期衛生,杜絕性生活混亂,避免過早性生活及多性伴侶,產后嚴禁性生活,避免致病菌乘虛而入;婦科手術應找有經驗的醫生,操作要無菌、輕柔,防止醫源性的感染、損傷。
相關閱讀:
宮頸癌病因
宮頸癌癥狀
宮頸癌怎么辦
宮頸癌疾病診斷
宮頸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