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mmatics與新基(Celgene)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及選擇協議,文讀開發新型過繼性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的文讀TCR-T療法,用于多種類型癌癥。文讀借著這個話題,文讀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TCR-T療法與目前大熱的文讀CAR-T療法。
21世紀是文讀細胞治療的時代,腫瘤免疫療法被稱為繼手術、文讀放療、文讀化療后的文讀第四種腫瘤療法。腫瘤免疫治療策略主要包括四大類: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文讀免疫檢驗點單克隆抗體治療、文讀腫瘤疫苗治療、文讀非特異性免疫刺激治療(細胞因子治療)。文讀因此過繼性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屬于腫瘤免疫療法的文讀一個分支,是文讀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圖1 腫瘤免疫治療分類
今天我們重點來了解過繼性細胞療法。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簡介
圖2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圖示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ACT),是指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免疫活性細胞,在體外進行擴增和功能鑒定,然后向患者回輸,從而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括NK 、LAK、DC、CIK、CTL、TIL、、TCR-T、CAR-T等幾大類,下面列出了它們的主要特點:
從技術的角度看,前幾種方法屬于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的低端技術,而隨著更多腫瘤抗原靶點的開發以及細胞療法的技術改進,CAR-T和TCR-T細胞治療將成為主流的腫瘤治療手段。目前CAR-T療法已經有諾華的Kymriah和Kite制藥的Yescarta兩款產品在FDA獲批,主要用于白血病、淋巴癌等血液癌癥,TCR-T療法也已經從最開始的基礎免疫研究走進臨床應用,在實體瘤中顯示出初步療效。
CAR-T 細胞和TCR-T細胞都屬于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T細胞。目前CAR-T細胞療法是通過識別膜表面抗原(如CD19,BCMA等)而發揮作用,對血液腫瘤療效顯著,而對于實體瘤,由于缺乏特異性的TAA(腫瘤相關抗原)靶點以及腫瘤體積巨大T細胞難以趨化等因素,使得CAR-T療法在實體瘤的治療過程中挑戰重重,效果不甚理想。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嘗試CAR-T療法在實體瘤方面的突破。
TCR-T細胞可識別細胞膜表面或細胞內來源的腫瘤特異性抗原,其中靶向NY-ESO-1的TCR-T細胞在國內外治療難治復發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多發性骨髓瘤和肺癌等臨床試驗研究中,已經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最有可能在實體瘤取得突破的T細胞免疫療法。
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CAR-T療法持續成為關注的熱點,而且都有最新的細胞治療數據發布。2019年度的ASCO年會上,也提到了CAR-T、TCR-T、CTL、TIL和DC等細胞治療的最新進展。目前,全球CAR-T療法研發熱度一直在持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5月,全球CAR-T治療臨床試驗登記項目507項,主要分布在中國和美國,分別占試驗總數的44.2%和36.7%。國內研發進度較快的有南京傳奇、藥明巨諾/明聚生物、恒潤達生、復星凱特、銀河生物、因諾免疫等數家企業。
另外,對于TCR-T療法,國內外已有數家企業布局研發,國內的領先企業包括香雪制藥(香雪精準)、恒瑞源正、優瑞科生物、藥明巨諾、深圳因諾免疫、深圳賓德生物、可瑞生物等。
隨著新版藥品管理法的發布,中國藥品政策改革會持續深化并走向深水區。這些政策變化的最大特點就是鼓勵創新,以臨床價值來判斷藥品價值。我們相信,隨著中國藥品研發政策的日益規范與合理,中國創新藥領域的研發高潮會持續推高,不斷奉獻讓患者受益的新產品。
參考文獻:
1- TCR-T療法行業研究:細數十五家國內外企業的研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