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疫情的擔心關係,許多人開始需要在家工作,疫情也或因為擔心疫情而減少外出。減少家做緊實因而有學生傳訊息問說:「這段時間我無法外出運動,外出無需在家裡可以做哪些運動維持體態?」
此文章伊格運動Mike將講述幾種有效訓練技巧,器材無需任何器材,腹部只需要一張瑜珈墊,訓練徒手即可以完成。擔心你可以邊看邊跟著做,疫情也我會提供詳細的減少家做緊實指引,最後在文章的外出無需底部會附上今天的訓練課表,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器材
在開始之前首先要先釐清一個觀念,腹部就是訓練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在解說、十個學生大概有九個有這疑問:
教練,擔心我是不是專注把核心肌群練好,照鏡子就會看到馬甲線和腹肌?
這問題大概對了50%,腹肌線條明顯與否除了和訓練之外,其實和體脂肪有比較大的關係(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較低的體脂肪組成和足夠的運動量,是達到腹肌線條緊實的一盞明燈。
吃:讓好吃和健康同時存在
去(2019)年6月,有位媽媽帶著女兒一起來我們這運動,經過諮詢知道他們的目標是要減肥,和7月要去海邊玩潛水。開始訓練第一周我們針對TDEE計算和食物的選擇,給予講解和建議,接著他們的回家功課就是要自己練習選擇食物和烹調出合適的料理,並於下周訓練時和我討論。
結果在週二下午上課前我問妹妹「媽媽這周都煮什麼給妳吃?」妹妹回答說:「超難吃,每一餐都是水煮,看到食物我都沒有食慾。」後來我詢問媽媽,為什麼妳想會想把食物都用水煮?媽媽說因為這樣熱量最低,減肥的效果最好。
後來我和她們溝通一個觀念──要了解增肌減脂無法速成,但選擇走對的方向和透過時間的累積,最終一定會達到目標。首先就是選擇正確的食材和把料理用的好吃,好吃和健康是同時存在。
動:腹部緊實訓練
講完了吃,再來要進入重頭戲──腹部緊實該怎麼訓練。
想練核心肌群「腹肌」,應該要做仰臥起坐嗎?體育課大家應該都有做過一項測驗:兩人一組,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在六十秒內記錄其完成次數,然後換算對等的分數。
雖然老師下的口令是雙手貼住耳朵,坐起時以雙肘接觸膝蓋為準,仰臥時則以背部肩胛骨接觸地面,才可開始下一次動作;但當老師哨音響起,很多人是拚了老命甩動、扭動、晃動,反正只要能讓上半身起來手肘碰到膝蓋即可。
我在上體育課時也看過不少有趣的動作。確實在過去數十年來,訓練前側核心部分都是透過彎曲身體的方式。但在現今的運動訓練科學,核心肌群是提供身體中段穩定的肌群,而抗伸展(antiextension)是身體前側核心肌群的主要功能。我覺得訓練棒式肘撐、側棒式、登山者式,會是比仰臥起坐更好的選擇。
以下我選了三個動作:
一、支撐式四點轉三點支撐:
二、登山者式:
三、側棒式:
如何讓腹肌群線條更明顯?
這答案很簡單,光靠訓練核心肌對於降低體脂肪沒有太多的關係,想讓腹肌線條更明顯,正確的食物選擇和多關節訓練動作──像是深蹲、硬舉、分腿蹲等動作──和腹部訓練交互搭配,都是很有效有的效的訓練方式。
附上訓練課表,分腿蹲、硬舉、深蹲最好是要有重量。如果沒有沒有重量,可以用爆發力或是減少休息時間進行調整,組間休息為兩分鐘。:
動作名稱/組數 |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分腿蹲 | 15下 | 15下 | 15下 |
登山者式 | 30下 | 30下 | 30下 |
深蹲 | 12下 | 12下 | 12下 |
支撐式4點轉換3點支撐 | 20下 | 20下 | 20下 |
硬舉 | 15下 | 15下 | 15下 |
側棒式 | 30秒 | 30秒 | 30秒 |
伊格運動30分鐘居家運動影片:
本文經伊格運動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