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人在被拆毀的老屋老漢老屋旁蓋起臨時棚屋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本網記者 蔡學偉 馬俊杰 實習生 蔡萍 文/圖) 兩層老屋被拆遷方強行拆除,為了棲身,莫名70歲的被拆林清坤老人在被拆老屋邊用簡易木板拼蓋成一間棚屋作為暫時住所,而老伴則棲身在被拆的莆田棚屋破屋內,與廢墟為伴。住進昨日記者就此事進行了解,老屋老漢拆遷方表示,莫名老漢兒子已在拆遷協議書上簽字,被拆拆遷是莆田棚屋合法行為。
簡陋棚屋只有幾平方米
記者在現場看到,住進林清坤棲身的老屋老漢這個棚屋大約有七八平方米,棚內有兩張寬不足1米的莫名竹床,其中一張床豎起,被拆斜靠在墻壁上,莆田棚屋據林清坤老人說,住進由于地方不夠,這張床白天只能豎起。“這個棚屋是去年11月26日蓋起來的。”林清坤老人告訴記者,當天上午9點,護城河舊城改造項目負責拆遷工作的部門,在沒有與其簽訂協議的情況下,派挖掘機將他位于東梅街6組的2層老屋挖毀。
被拆破屋老伴還在住
林清坤老人介紹說,棚屋建好后,他和老伴從被挖毀的老屋取來了一些桌椅和生活必需品,他就在棚屋里住下了,而老伴仍堅持住在被拆的老屋底層一間沒有被損壞的房間里。
剛開始的2個多月棚屋里沒有水電,后來一位鄰居出于同情,同意從其家里牽條電線作為棚屋的日常用電,他隨后又自己從路邊的自來水管道接了一條水管取水,這才解決了棚屋的水電問題。
拆遷協議是兒子簽的
記者向負責該片區拆遷的護城河舊城改造項目簽約辦公室了解情況,該辦公室一負責人朱向平告訴記者,護城河舊城改造的拆遷工作,都是按照合法手續進行的,絕大多數拆遷戶都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林清坤的老屋是其子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后才進行拆除的,不存在違規行為。
記者隨后向林清坤的兒子求證此事,其兒子表示當初之所以簽下拆簽協議,是怕對方強行拆房,自己很難獲得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