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家,每年們家美我們一家都會到南安詩山鳳山寺拜謁圣公,都會到南美哉鳳山
發布時間:2023-08-15 09:34:23 作者:豁達露珠HlF 瀏覽量:968
香港
HONGKONG
南安
NANAN
每逢歸家,安詩一家人到南安市詩山鎮鳳山寺拜謁尊王,山鳳山寺圣那是拜謁必修之課。一來游玩名剎,鳳山二來拜佛求知,每年們家美三來蕩滌心靈污垢,都會到南豈不美哉!安詩
鳳山寺坐落于詩山鎮的山鳳山寺圣文章山麓,是拜謁一座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剎,也是鳳山閩臺和世界各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
據說鳳山寺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年),每年們家美供奉廣澤尊王、都會到南文昌夫子、安詩釋迦牟尼、觀音佛像等,屬多神廟,三教合一和睦相處。
自宋代以來,鳳山寺屢著靈異,受歷代皇帝封號,香火十分鼎盛。
廣澤尊王的信仰,也遠播各地。據不完全統計,一年四季進香朝拜者近百萬人次,其中境外人士就有幾十萬人次。
在鳳山寺里,歷代名士詩人墨客多招徠題詠,以志景仰,散發著濃厚的古文化氣息。明代通判顏延渠賜額題匾“鳳山勝覽”,把鳳山寺景區列為詩山十八景之冠。
鳳山寺建筑規模宏偉,寺宇為一派典型的四進宅皇宮式殿宇。
屋頂為釉面陶塑的飛禽走獸、龍飛鳳舞,燕尾形屋角飛、大門彩繪、拱斗間也附刻“飛天樂伎”,翩翩飛舞,建筑布局十分奇特,造型雄佛。
雕龍畫棟,結構極為精巧,并繡有花鳥于窗欄,作書畫于墻壁,使寺宇顯得富麗堂皇,充滿厚重樸實。所有的精工巧飾,都具有古香古色的閩南傳統風格。
拾步走上臺階,清風習習,古剎的風姿就在眼前。
隨著人流,擁進大殿,裊裊升騰的香煙,彌漫著整個大殿,就好像是尊王在庇護著眾生弟子。
虔誠的善男信女們,口中念念有詞,舉香祈禱,以期平安,以期發達。
供桌上擺著各式糕點水果,雞鴨供品,都別具閩南特色。
最有趣的,莫過于抽簽祈福了。這過程,是期待,是希冀,也是鞭策。
簽詩上的偈語,淺顯易懂,也生動有趣。
比如:“生為男子遇昌時,一舉登科步玉樨,自是吾門有余慶,榮華富貴未為奇”,抽到人們一看,心滿意足,這真是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有的抽到:“秋入山河氣象雄,鵬程萬里又乘風,此時喜得翻騰志,飛如高空縹緲中”,這是說明要等到秋后季節,才能財源廣進,事事順利。
還有的抽到:“勸君忠孝兩宜全,不可憂人更怨天,能自律身知警省,自然福祉涌如川。”這就告誡人們要一心向善,自省自律,認真做人的道理。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先不說迷信與否,單就到此山一游,也算是三生有幸。
登高遠望,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就讓你有種居高臨下的豪放。
站在山頂,突然有“一覽眾山小”的豪放感覺。
山寺中的內容豐富多彩,一時半會是無法領略她的深刻內涵的。
只好以走馬觀花之態,粗識她的曠達和意韻,待來日,則需與其細細交談,讓這位智者再告訴我一些關于人生和萬物的話題。
可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其實,這何止千年!
然則俗人無緣,富人無暇,而窮人無心。
這就是世上之絕美風景卻無人問津之故也。
山上一日游,早已抵得上俗世千年之久。
細想一下,無福之人不止我也。
嘆歲月無情,思人生苦短,若能真的長命百歲,誰不趨之若鶩?
然而人們整天蠅營狗茍于名,念念不忘于利,耿耿于懷于得,銘心鏤骨于失,卻對這美麗天然的景色無動于衷,豈不誤已又害人?
雖有香車美女,紙醉金迷,和虛度光陰有何異?不如回歸大自然,感受她的恩賜?想到這,似乎得道了。
我突然醒悟了:這不就是圣王公教誨眾生的處世道理嗎?下次有緣,一定再來鳳山寺,再次領略他澤被四方的風姿。
( 鳳山寺夜景欣賞 )
來源:海絲商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