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冬季得樣北京市房山區遭遇特大暴雨災害,臨北近萬處民房不同程度受損,京房受損房屋周邊的山受生活供水管線也大都被破壞?,F在當地的災居生活生產恢復得如何,一起來看?;謴?/p>
在今年夏天的冬季得樣特大暴雨中,房山區十渡鎮西太平村村民李術俠家里進水近半米,臨北門、京房地板、山受生活家具被浸泡損毀。災居經過清淤、恢復消殺、冬季得樣修繕,臨北她和老伴又重新搬進了自己的京房家。
房山區十渡鎮西太平村村民 李術俠:國家給了補貼,我們借這個機會改造,把它弄成地暖,窗戶也換了,我們現在也搬到這里邊入住了。
房山區住建委表示,房山因災需修繕民房7346處宅院,目前主體都已完工。此外,房山計劃重建民房4566處宅院,目前重建民房開工率為53%。對房屋需修繕的每戶補助3萬元,房屋需重建的每戶補助9.5萬元。
根據房山區水務局的統計,房山19個鄉鎮218個村的供水設施在暴雨洪災中被損毀,5.6萬戶12.34萬群眾飲水受到影響。經過打井、鋪設露天臨時管線等應急措施全部實現了穩定供水。
房山區十渡鎮副鎮長 馬永臻:我們就及時挖溝,把新的管線預埋在地里邊,進行保溫。然后把入了地的管線同老百姓家里的水管接在一起,保證老百姓冬季也能正常使水。
對于不具備水管入地條件的深山村,仍然沿用水窖儲水的方式保障冬季穩定供水。
房山區十渡鎮東西太平村聯合黨支部書記 李玉豐:冬季每戶我們給建了2個小水窖,大約在20到25立方米之間,供老百姓生活用水。
冬小麥和露地蔬菜播種恢復到災前水平
在今年夏天的水災中,房山區的農業也受損嚴重。水災后,當地通過加強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等,農業生產逐步恢復。
在房山區竇店村,這里的農田一度被洪水浸泡,導致當時栽種的玉米減產,土地肥力下降。經過排水及后續土地整理,目前已經種上冬小麥。
房山區竇店村二農場場長 趙永勝:冬小麥播種完以后,請有關部門的專家給看了,現在的苗基本出齊了,苗也壯,長勢也好。
根據房山區農業農村局的統計,目前,房山區已完成冬小麥播種5萬畝,達到去年同期水平。此外,該區露地蔬菜已播種9600畝,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設施棚室已有8400棟恢復生產,占比76%?,F在蔬菜日產量350噸,是去年同期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