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中國綜合當地時間11月10日下午,華信合作中國華信與俄油在越南峴港簽署了油氣綜合煉化合作協議。俄油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和俄油首席執行官謝欽共同出席簽約儀式,越南油氣表達了對加強雙方全面合作的簽署意愿和信心。
打造聯合基地“油氣新生”戰略形態初顯
中國華信此次與俄油簽署了關于在中國國內建立世界級煉油、煉化石油天然氣化工聯合產業基地的協議協議。據了解,中國綜合雙方正在規劃在海南洋浦建立凝析油和LPG(液化石油氣)制烯烴。華信合作下一步將建立技術及商務聯合工作組,俄油依托俄油在海外煉油和石化生產方面廣泛的越南油氣經驗,共同對化工產業技術工藝路線的簽署方案、長期穩定可靠的煉化原料供應和項目產品的貨幣化方案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從國外進口原料,協議在中國境內加工成化工品,中國綜合可以直接面向市場。原料的供應商一旦參與建設化工設施后,市場機制變得靈活,產業鏈能夠更加緊密的結合,有利于銷售,提升整體的利潤。”中國華信集團投資部副總經理蔡烽表示。
事實上,中國華信一直謀求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突圍。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一次內部會議中表示,企業發展戰略上要“走一步看三步”,正在走的這一步“入股俄油”,要走穩站穩收好尾;第二步“油氣新生”要全力以赴,爭取3-5年結出碩果;第三步“新能源”要派出精兵強將,開始深入研究,爭取成為重要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葉簡明認為,化工產品一直處于緊缺狀態,要把油作為原料進行精細化工加工,俄油和阿布扎比在這些領域實力雄厚。下一步,華信將以天然氣發電、精細化工、智能電力和新能源技術構建未來能源產業鏈,加大上游天然氣資源的獲取力度,建設先進精細化工生產加工基地,力爭占據新一輪前沿產業制高點。此次化工產業基地項目的亮相,被看成是其未來天然氣、精細化工能源產業鏈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中俄兩國能源合作新格局
俄羅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常年位居世界前三。但一些石油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俄羅斯的石油生意并不好做。因為政策壁壘高,政策風險大,大多數油企對進入俄羅斯市場態度相對謹慎,極少能深度開展相關業務。中國民營能源企業聯手俄羅斯進行油氣煉油化工領域的深度合作,此前也鮮有先例。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中俄油氣合作的戰略背景下,近3個月,中國華信和俄石油高層的交流極為密切。當下俄羅斯的油氣開發需要兼具資金和技術實力的合作伙伴,這為中俄兩國油企在新能源領域合作,開啟了一個極佳的窗口期和歷史機遇。“入股俄油是華信的一個里程碑,擴大了世界油氣領域的朋友圈。對油氣領域持續投資的發展戰略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讓華信和俄油的合作一拍即合”,中國華信集團投資部副總經理蔡烽對第一財經表示。
分析觀點認為,華信同俄油的合作實現了海外業務同中國業務聯動,意向合作的領域涉及從油氣開發煉化到銷售乃至金融服務的全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中國對外油氣合作的新模式。
在入股俄油之時,俄油首席執行官謝欽曾表示,華信將作為股東之一參與俄油的一系列開采項目。“俄石油今年對華石油出口量將達到4000萬噸,明年將會再增1000萬噸。未來五年出口都會是這樣的規模”。謝欽表示。
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正持續擴大對中國的石油出口,今年9月對華出口石油量達到635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增60.5%,連續第七個月保持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