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圖源來自網絡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10月11日,后網懷業90后網絡作家七月新番去世的絡作消息在網絡上傳開,沖上熱搜。家去
10月11日上午,世網士感網絡作家七月新番的友紛壓力公眾號發布訃聞《請記住我|網文作家七月新番》:“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和大家公布這一消息:李云帆(筆名:七月新番)于2023年9月27日21時50分在昆明家中病逝,走完了他短暫又燦爛的紛追一生。”
七月新番去世引發網友懷念如潮
七月新番,內人原名李云帆,行當云南鎮沅人,熬夜著名網絡作家,晚睡網絡歷史題材小說代表作家,后網懷業閱文集團大神作者,絡作生前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家去云南省作家協會網絡作家分會副主席、世網士感云南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友紛壓力昆明網絡文學協會副主席。創作《春秋我為王》《戰國明月》《漢闕》《秦吏》《新書》《匡扶漢室》六部長篇小說,共計1300萬字。其中《秦吏》入選2020年國家圖書館典藏,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現實主義與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首批九本名單,曾入圍第四屆茅盾新人獎提名獎;《漢闕》榮獲中宣部與新聞出版署主辦“網絡文學+”大會獎項“2020年優秀網絡小說”前十名。
七月新番因肺癌去世,年僅33歲,引發網友懷念如潮,也引發了大家對網絡作家健康的擔憂。
網友“s橫略”留言說:“七月,走好!從初中開始在盜版上看你的書,到后來起點追更,從《春秋我為王》到《新書》。永遠記得《秦吏》和黑夫,那時我還把你的書推給朋友和老師看。后來你封筆了。前幾天又突然看見你的消息,發現你復出了,卻也知道你罹患重病,我還在等你回來繼續執筆,又突聞噩耗……走好,七月!”
也有網友留言說:“他可能只是穿越到了戰國時期”“黑夫大人薨逝,流淚”“年輕有才,太可惜了”“久坐易夭,建議寫手們用高桌,站著寫”“大家一定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網文作家,英年早逝的不少。說好聽的是天妒英才,說不好聽的就是透支身體,久勞成疾……”
癌癥治療期間仍未停止網文更新
極目新聞記者查詢到,七月新番在2022年網絡作家新年寄語活動中寫道——
“2021年最大的收獲,在于拓寬了知識面,學到了新東西。年初時一度陷入迷茫,連續五本歷史文,本本穿越,本本古代,雖然盡量在朝代和寫法上試圖創新,但歸根結底,仍脫不開王侯將相、門戶私計,讀者看膩了,我也寫膩了……2022年的新年flag,就是真正跳出舒適圈,按照心中所想,寫一部與之前大不一樣的小說。生活上的變化,是發現之前幾年不健康生活積累的小毛病接踵而至,給身體帶來痛苦的同時,也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觸。想在寫作道路上長期走下去,不但要穩定心態,還得調理好身體……”
但是,去年5月,七月新番通過社交網絡公開自己患病的消息:“4月份時,因為病灶不像普通感冒,疑似惡性腫瘤,之前說的小手術最終沒做……這之后幾十天里基本在求醫問診,因為不放心昆明的醫療水平,輾轉成都華西醫院,最終經過肺部穿刺活檢,確定患的是肺癌。沒錯,就是《絕命毒師》里老白患上的病,而且不是早期,確實不是一個小手術能解決的問題了。我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種種乏力、疼痛、咳嗽的原因,終于真相大白……我才31歲,還不吸煙!就忽然遭遇這一切,一時間有些蒙。”
雖然確診肺癌,但七月新番對未來仍抱有希望,曾記錄下打算:“一來我的后半輩子,注定要和癌癥抗爭……二來,是不甘心,還想給這個世界留下點更好的作品,不管還剩下多少年吧,只希望我的文字比我的生命活得更久、更久……”
據悉,七月新番在生病治療期間也沒有停止過創作。就在今年7月,他還開了新書《匡扶漢室》,可惜只更新了16萬字就因病情惡化而不得不停更,再度更新卻是親友公布他去世的消息,令無數喜歡他的讀者扼腕唏噓。
網文作者感嘆:熬夜晚睡承受多重壓力
有網友做過統計:閱文大神級作者“格子里的夜晚”39歲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因《上品寒士》《雅騷》而備受讀者喜愛的“賊道三癡”,43歲因肝癌去世;“十年雪落”凌晨更新完《武布天下》最后一章,幾小時后去世;“北青蘿”在連載《仙本無雙》時因心臟病去世,年僅24歲;資深網文寫手“鬼皇七”33歲因肝癌去世;起點網五級作者安溪柚突發心源性猝死去世……
網絡文學創作者貪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網文作者的壓力是多重的。不僅有創作和更新的壓力,讀者的評語、編輯的要求、網絡的反響現在都是重要的KPI(注:英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縮寫,指關鍵績效指標),也有些情緒激烈的網友會在網上辱罵作者引導網暴,或者其他作者的粉絲拜高踩低,這些對于網文作者都是壓力。
“網文作者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樣面臨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等注定需要的大額支出,也就意味著需要穩定的收入來源。”貪歡說,為了保證創作和收入,作息不規律是網文作者的通病,“靈感乍現的時候恨不得馬上碼出來,凌晨三四點睡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還需要整合最近活躍的話題、社會輿論作為素材。”同時,網文作者們飲食也是不固定的,大部分人都是外賣,高鹽高油對內臟負荷很大,職業迫使他們長期久坐碼字,沒有運動,導致非常容易引發血栓、腦梗等。
日更4000—10000字的作者大有人在
根據網絡公開資料顯示,33歲的七月新番自2015年開始網文創作,專精于歷史架空,讀者數量過百萬。8年時間,寫作1300萬字,相當于每一年要創作162.5萬字,平均到一年365天,日均創作4452字,勞動強度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極目新聞記者向長期從事網絡文學創作的作者了解到,絕大部分的網絡作家都達到了這樣的勞動強度,甚至更甚。
著名網絡作家匪我思存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一些大的作者保持日更4000字的比比皆是,而普通的作者日更6000字、8000字甚至10000字的也大有人在。匪我思存說,在七月新番之前,已經有不少網絡作家英年早逝,引發圈內的一片惋惜,大家也都知道要重視身體健康,中國作協也提倡網絡作家用“提質”代替“增量”,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網文作者不得不卷,因為網文作者就是靠平臺流量和讀者訂閱量來獲取收入,網文更新的速度和質量,與流量和用戶粉絲數是相伴相隨的。
匪我思存說,網文創作就是一個金字塔,是很殘酷的。能夠吸引粉絲的作者可能一個月有幾萬塊錢的收入,但是一般的作者就是幾千塊、幾百塊,“甚至之前我知道一個寫得還不錯的網文作者,他寫作一個月收入只有幾十塊。”
匪我思存提到,“網文作者的這種收入算法,跟外賣員是差不多的,也沒有什么勞動保障,不得不自我加壓。我們自我調侃說,網文作者就像是電池,用完了就扔了。一個新的作者入行進入平臺,火個三五年,讀者的口味不斷在變,有新的作者受到歡迎,可能你就沒有流量了。所以,趁著還火的時候,只能自我加壓不斷地寫。”
對于網文行業這種內卷的現狀,網友“安迪斯晨風”建議:“網文整個行業,是不是可以借鑒一下游戲行業的防沉迷規則,打比方說,強行規定所有的每一本小說每天最多只能更新3000字,這樣會不會好一些?”網友“淡默心靈人生”則建議:“感覺強制規定不是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評價標準里的優先級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