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卡二代一位“卡二代”的故事
他叫霽坤
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的一名硬件工程師
兒時的夢想、母親的工齡熏陶、
有關卡特彼勒的齡年初體驗
讓他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卡特黃”
2年工齡,20年 “卡齡”
霽坤之于卡特彼勒,卡二代是工齡員工,是齡年傳承
卡特彼勒之于霽坤,是卡二代熱愛,是工齡未來
一起來感受霽坤與卡特彼勒的雙向奔赴!
霽坤來自于一個工程機械之家,齡年自幼便與卡特彼勒結下了不解之緣。卡二代他出生在工程機械之都——徐州,工齡母親是齡年卡特彼勒的一名產品研發工程師。孩童時期,卡二代裝載機、工齡推土機模型是齡年霽坤最好的玩伴,他對工程機械的熱愛也由此萌發。
小學二年級時,霽坤參加了媽媽公司的家庭日活動。在活動中,一位 “長得像肯德基上校”的爺爺帶著孩子們參觀辦公室,給他們講解卡特彼勒的歷史,從這位爺爺幽默的講解中,霽坤知道了Caterpillar得名于“毛毛蟲”。后來媽媽告訴霽坤,這位爺爺就是工廠的總經理。
正是這次活動,讓霽坤對卡特彼勒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媽媽公司同事的親切友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之后的家庭日上,霽坤還與最愛的卡特彼勒設備拍了很多合照,他帶到學校,向老師和同學們“炫耀”好久。霽坤對工程機械的熱愛與日俱增,還開始了逛展之旅,通過參觀工程機械展,他一年了解一個機型,從設備的構成、工作原理,到性能表現,興趣加持,逐步研究,日積月累,霽坤能對卡特彼勒的設備如數家珍了。
之后,霽坤和家人跟隨卡特彼勒的足跡,從徐州來到了無錫。高中時,他參加了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舉辦的工作見習日,參觀了卡特彼勒在無錫的三家公司,了解了精益流程,這次經歷更加堅定了霽坤去美國讀書并加入卡特彼勒的決心。
2016年,霽坤如愿來到了美國東海岸,開始了求學生活,他選擇了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專業,希望未來能夠在工程機械領域有所建樹。2019年,霽坤去到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實習,對卡特彼勒的多品牌產品戰略和精益生產運營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夢想一路生花。研究生畢業前夕,霽坤收到了卡特彼勒美國格里芬工廠和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的雙份錄取。他最終選擇加入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如愿成為卡特彼勒大家庭的一員。 “好公司那么多,為什么選擇了卡特彼勒?”,霽坤的回答簡潔有力:“是兒時的夢想——我想讓卡特彼勒設備能夠更好地工作”。
如今的霽坤,是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的一名電子電器硬件工程師。作為不折不扣的“卡二代”,他從媽媽的口中、從自己年幼時的體驗里,感受到了卡特彼勒正直、充分尊重員工的文化和價值觀。這樣的好感伴隨著他一路走來,讓他在面臨職業選擇時堅定地投入到卡特彼勒大家庭的懷抱。正如身邊的同事打趣的那樣:“雖然霽坤的工齡只有2年,但他被卡特彼勒文化的熏陶已經20年了,是名副其實的‘Yellow Blood’(“黃色血液”)!” 對卡特彼勒的熱愛和歸屬感已經融入了霽坤的血液之中。
加入卡特彼勒,對于霽坤來說,既是傳承,也是開始。初入卡特彼勒的霽坤,已經擁有了豐富的“卡特彼勒體驗”——有和印象中的重合,也有屬于自己的感受。尊重、包容、多元,是他對卡特彼勒最為深刻的文化印象;協作、溝通、信任,是他在工作日常中的切身體會。
“雨霽長空蕩滌青”。二十六歲,是屬于霽坤最好的年華。將最好的年華奉獻給即將一百歲的卡特彼勒,霽坤眼中有光,他說:“有幸成為見證人,愿為卡特彼勒的基業長青貢獻力量,愿在更多的嘗試和挑戰中綻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