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柯兒代祭現場。業掃受訪者供圖
“孝心不分形式,墓人論心不論跡。更喜”河南省洛陽市的自己00后女孩趙柯兒,在自己發布的別離短視頻里如是說。
她是設計師當地一個公墓陵園的禮儀師,因為經常要為無法趕到現場的后職歡叫逝者家屬代為祭掃,被網友稱為“職業掃墓人”。業掃特殊的墓人職業身份,和她身為00后女孩的更喜反差,引起了網友討論,自己從而成為這個清明節的別離熱門人物。有一些媒體報道時,設計師使用了她的后職歡叫網名“趙可可”。
有網友評論,為什么掃墓也要找人代替,代祭就是不孝順。趙柯兒不這樣認為,她說,代祭的行為和在外地的年輕人給爸媽點一份外賣一樣,沒有什么區別,哪怕只是托人帶一枝菊花,也表達著一份哀思,“時代在變,很多東西都在變,有這份心意比什么都強”。
同時,這也是這個民營陵園提供的服務內容,它每年會收取墓地管理費用。
2025年清明節,是她入行以來的第一個清明節。提前一個多月,趙柯兒就和同事們一起忙碌起來。“擦洗墓碑,靜候清明。”最近,她平均每天要為十多個家屬代為祭掃,每次都要跪著擦拭墓碑,90度的深鞠躬,一天要鞠上百個。
趙柯兒說,她大學學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畢業后曾短暫做過旅游策劃師。在她的社交平臺上,她稱自己“從前策劃相遇,現在設計別離”。進入陵園工作后,她在自己的視頻號上,發布陵園介紹和工作心得,并且打上標簽“殯葬界的浪漫主義實用者”。
以下為趙柯兒的自述。
擦拭,鞠躬,視頻通話
很多人對這份職業有非議,是誤以為我們靠這個掙了大錢。其實并不算多,我一個月也就三四千元,在洛陽是一個正常的工資水平。代為祭掃也不收費,安葬在陵園里的親人家屬,如果無法親自到達現場,可以聯系陵園管理中心,接到任務后會分派給我們去執行。
我們要著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