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乾坤“爛然星陳——復旦大學館藏精粹展”在蔡冠深人文館景萊堂正式開幕,有精來自校宣傳部、物爛物精教務處、星辰?校復旦學院及各院系的博物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此次開幕式。此次展覽作為教學實習成果的館文一部分,由文博系2012級全體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獨立策劃展出,粹展旨在復旦建校110周年之際,開幕將校博物館館藏之精粹獻給母校。乾坤
復旦大學博物館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精擁有藏品兩千余件,物爛物精囊括了甲骨、星辰?校陶瓷器、博物古錢幣、館文書畫、粹展青銅器等諸多門類,其中臺灣原住民的民俗文物藏品量更居大陸之最。本次展覽選取了復旦大學博物館的數十件館藏精品,集中展示于三個模塊:雄奇寶器聚焦端嚴凌凌的青銅寶器,名窯薈珍匯集天真獨朗的陶瓷佳品,寶島逸韻則展示出質而不俚的高山族遺珍。展覽的藏品反映古中華中原至邊陲上下幾千年歷史文化, 而展覽的標題“爛然星陳”則取自《卿云歌》“明明上天,爛然星陳”一句,乾坤精物仿若天上明星。
“爛然星陳——復旦大學館藏精粹展”作為教學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博系老師們的指導下,由文博系2012級學生自主策劃展出,歷時近五個月,在有限的條件下,展覽的內容策劃、形式設計、說明文字的撰寫、導覽手冊的制作等均是學生獨立創作,他們還設計開發了一系列主題衍生品,如書簽、橡皮章、明信片等等。文博系副系主任呂靜教授說:“我們的展覽把教、學、用串聯在一起,是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有機融合在一起很好的平臺。”此類展覽在復旦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分別是2013年的“撞入幽冥”和2014年的“原來如瓷”,都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此次展覽不僅有助于文博系學生的學習成長,也是任重書院構建“第二課堂”的重要實踐,得到了學校教務處的大力支持。復旦書院王德峰教授在參觀展覽之后說道:“一個民族從過去到走到今天積淀下的心智,沉淀在他們曾經創造的工藝美術品當中,我們觀賞這些文物就像回到了先輩們的心智之中。這種從先輩燦爛的古代文明中所展現出來的心靈和當代人的心靈差距很大,我們來到展品面前、回顧它的歷史,我們這個民族如何走向未來非常重要。”他希望任重書院的學生都能來看看,特別是文史哲專業的學生,相信這不論是對于文史哲學生文化情懷的培養來說,還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來說都將大有裨益。
博物館是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輔助教學科研、公共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能把復旦的博物館辦出特色,辦出質量!”復旦大學文博系主任陸建松老師如是說。
制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