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協11月2日公布的月期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市成10月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約5.5億手,交量成交額約40.27萬億元,同比同比分別增長22.42%和20.59%,月期環比分別下降26.28%和21.78%。市成1—10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約70.18億手,交量累計成交額約465.56萬億元,同比同比分別增長29.82%和7.24%。月期截至2023年10月底,市成我國共上市期貨期權品種131個,交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比
從各期貨交易所來看,月期10月,市成上期所成交量約1.35億手,交量成交額約1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2%和28.41%,環比分別下降26.70%和24.21%;上期所子公司上期能源成交量約0.17億手,成交額約3.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77%和72.06%,環比分別增長3.02%和下降10.32%;鄭商所成交量約1.99億手,成交額約7.3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1%和16.80%,環比分別下降31.63%和32.00%;大商所成交量約1.77億手,成交額約8.0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18%和9.77%,環比分別下降23.99%和27.86%;中金所成交量約0.13億手,成交額約1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77%和4.10%,環比分別下降7.47%和11.19%;廣期所10月成交量約794萬手,成交額約1.03萬億元,環比分別增長28.12%和53.72%。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全國期貨市場持倉量約4499萬手,環比增長8.53%。其中,上期所月末持倉量約1036萬手,環比增長6.74%;上期能源月末持倉量約58萬手,環比增長19.13%;鄭商所月末持倉量約1631萬手,環比增長11.66%;大商所月末持倉量約1557萬手,環比增長6.61%;中金所月末持倉量約178萬手,環比增長1.72%;廣期所月末持倉量約39萬手,環比增長29.61%。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0月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保持大幅增長態勢,但環比出現下降,主要受市場交易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今年前10個月,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雙增”保持不變,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上升勢頭,尤其是成交額指標增幅進一步擴大。
據悉,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制造業PMI整體保持較快回升,9月升至榮枯線上方,10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有所回落。王駿認為,10月我國經濟增長態勢不改,生產指數仍在榮枯線之上,制造業的生產擴張不變,我國制造業景氣度并沒有改變,經濟積極因素不斷累積,而且非制造業仍保持擴張態勢。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旅游業、文化娛樂及餐飲住宿保持較快增長,并有效帶動貴金屬、生鮮肉蛋、油脂油料、飼料養殖和能源商品的消費保持增長。
“今年前10個月我國期貨市場的交易呈現出活躍板塊較廣、各板塊保持輪動、新品種不斷推出、實體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期貨套期保值力度大,期貨市場繼續服務好廣大實體企業管理大類資產價格風險,繼續助力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王駿說。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鐘美燕表示,10月大宗商品多數收跌。從市場整體來看,“銀十”并未兌現,而隨著價格反彈至高位,對下游需求產生抑制,10月整體回落幅度進一步加深。
“展望11月,我們認為市場預期存在邊際改善的可能性。一方面,隨著國內多個重要會議的召開,政策端預期加強,1萬億元特別國債改善市場資金邊際,因而國內政策整體仍有發力空間,國內需求有望小幅改善。另一方面,國際地緣局勢存在改善預期,這將令原油、黃金等風險資產承壓,從而帶動原材料價格回落,令產業鏈中下游利潤有所改善,產業鏈能更健康運行。”鐘美燕說。
申萬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汪洋預計11月股指振蕩走強,商品整體偏強運行。“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5%,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受長假影響,生產有一定拖累,制造業PMI景氣水平有所回落,但基本面逐步向好局面沒有改變。隨著新增1萬億元特別國債落地以及明年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四季度有望形成財政主導、貨幣為輔的政策格局,預計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大宗商品需求將有所增加。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開戶專享同花順期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