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動態調價又啟動了,中國最低共涉及11類高值耗材,藥店涉及企業和品種,-陜無疑也是規模很多的了。
5月4日,調整陜西省衛計委辦公室發布了《關于開展神經外科等11大類醫用耗材動態調整的耗材通知》,本次動態調整涉及11大類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具體包括:
眼科、必須吻合器、全國電生理、中國最低結構心臟病、藥店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陜疝修補、規模人工器官組織、調整神經外科、耗材非血管介入、起博器、口腔科。
本次通知,調整的內容包括“限價掛網目錄”價格動態調整、“限價掛網目錄”品種動態調整、“備選品種目錄”品種的動態調整、企業及產品質量的動態調整共四個方面。
其中,掛網目錄的價格動態調整,應當是業界最為關注的。原因一是陜西一直要求是全國最低價,搞不好就要被同行舉報;二是陜西調整后的價格將向耗材采購西部聯盟的十余個省份共享,一省調價,多省同步知曉。
陜西的通知要求,企業要收集整理去年元月1日至今年年4月30日期間,企業在各省的集中采購的最低中標價格(也即全國最低價)和陜西省醫療機構實際采購的最低價,以上兩個價的低值若低于陜西省“限價掛網目錄”的價格,企業要在規定時限內,調整品種限價,并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省交易中心將對價格進行審核,按相關程序和要求,將品種納入“限價掛網目錄”。
通知指出,企業應如實填報相關數據和價格,對弄虛作假、虛報瞞報的,按規定處理。對本次動態調整結束后,對掛網企業仍存在虛報、瞞報產品價格的,將按相關規定處理。此次動態調整結果及有關情況將通報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的相關省份。
陜西省高值耗材掛網采購是啟動較早、輪次較多的省份,同時也是率先推行高值耗材兩票制的少數幾個省份之一;同時,陜西還是高值耗材采購西部聯盟的牽頭省份,加入聯盟的十余個省份,直接共享陜西的掛網品種和限價數據,陜西的一舉一動,都將對耗材企業影響甚大。
還有一點,陜西也是和四川等幾個省份一樣,鼓勵耗材企業互相監督、舉報價格不實行為,并不時對被舉報者進行了公示,要求企業進行澄清,如無法澄清,那只好拿之開刀了。
按陜西省2016年8月發布的《關于實行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動態管理的通知》,對弄虛作假、歪曲事實的,經查實,申訴投訴方應承擔相應責任,并記入不良記錄。
掛網企業對申訴投訴應做出澄清和說明。經查證,企業所提供的證明文件不合法或不真實的,省衛計委有權取消其相關產品或該大類產品掛網資格,情況嚴重的,兩年內不接受其申報,并按相關規定處理。
另外,掛網采購期內,兩年內有1次列入陜西省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或五年內有2次及以上列入其他省級區域內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直接取消該企業所有產品的掛網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