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面通過一組數據了解2023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
2023年,振興我國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成效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何組底線。全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規模達到3396.9萬人,數據超過年度任務目標377.7萬人。看國
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關鍵是發展產業要振興。2023年,推進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鄉村比重達到60%,脫貧縣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導產業。全面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超過9萬家。振興創建100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成效產業融合穩步推進。
數字經濟時代下,電商助農是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目前,農村電商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我國農村電商行業蓬勃發展,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49萬億元。
2023年,在產業帶動、就業拉動下,農民收入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6%。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專家解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取得預期效果
如何理解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琦:第一、我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取得預期效果。一方面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守住了底線。另一方面,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長7.6%。
第二、產業和就業取得明顯效果,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很好基礎。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達到60%。創建100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在就業方面,全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規模達到3396.9萬人,超過年度任務目標377.7萬人。
第三、和美鄉村建設有成效。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如何看待“新農人”這一新角色的作用?這個角色為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琦:“新農人”給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活力,集中體現了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
一是“新農人”引入了新理念,起到了引領作用。新理念開拓了發展的新思路,增添了增收和就業新機遇和新機會。
二是“新農人”傳播了新技術,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是“新農人”帶動了新業態,起到了帶動作用。比如電商直播、數字農業等,實際上為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新農人”貴在“新”,重在“農”。“新”體現在新觀念、新技術、新技能、新知識、新經營和新管理等。重在“農”,“農”體現在他們懂農、愛農和知農。只有將兩者相結合,才能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新農人”也給了我們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啟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是人才。那么如何來培養培育“新農人”呢?有兩個方面:
從長遠目標來看,要加強新農科建設,通過高等院校的新農科建設,為未來培養一批“新農人”。
從短期來看,就是要強化新科學、新技術、新技能和新業態等現代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各種新農人培育培訓計劃和行動,必將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業強國目標發揮重要推動作用。(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