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壽險費率改革已經有兩個月了,壽險受可是費率壽險費率改革的新壽險產品依然不被大眾喜歡,究竟是改革什么原因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媒體人聯系8月份推出費改新產品的后的何建信人壽、農銀人壽、新壽險產中英人壽,被接但截至發稿,壽險受并未得到三家公司新產品銷售規模的費率相關數據。不過,改革從業內的后的何幾份資料中,本報輾轉得到了幾乎“矛盾”的新壽險產有關信息。
銷售情況眾說紛紜前期預熱很重要?
有業內人士對媒體人稱,被接在推出市場化新產品后,壽險受部分保監局的費率領導還曾去相關公司調研新產品的相關情況,監管層對于費改新品上市后的改革銷售情況極為關注。
媒體人從同業交流材料獲悉,于8月份先后推出費率市場化新產品的農銀人壽、建信人壽、中英人壽選擇在不同渠道策略銷售各自的新產品,截至8月底,農銀人壽的新產品銷售保費收入僅3萬余元,建信人壽保費收入10萬余元,中英人壽保費收入約50萬元。
不過,這些數據并未得到各公司正式證實。“銷售時間短”、“尚未進行相關統計”,是幾家公司婉拒媒體人的原因。
如某險企稱其不同分公司、不同渠道分別有自身所處發展階段及策略上的考量,因而對新產品的推廣力度不同,因此總公司尚未有統計數據出爐,只能到季度末數據才能有定論。“新產品的銷售會經歷一個過程才會看到成效,目前還未做相關統計。”該人士稱。
同時,媒體人獲得的另一家壽險公司的內部文件中也涉及幾家公司新產品的銷售情況,三款同時期上市的新產品的銷售數據與上述數據呈現明顯差異。
該材料顯示,三家險企中的一家對費改新產品未開展前期宣傳工作,上市后效果一般,主要源于其客戶群對于保障型產品接受度仍較低。
該材料同時指出,由于缺乏新產品上市前的預熱及充分準備,截至8月底,三家險企中的兩家費率市場化產品都尚未出單。而另外一家險企憑借產品上市前對產品的媒體宣傳安排、銷售端氛圍營造、預熱等因素,其首款利率市場化產品上市僅三天,個險渠道銷售件數過百,各分公司也均有業績產出。
該材料認為,新產品上市的前期安排不但擴大了新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同時也激起了銷售渠道的銷售熱情,是其新產品上市即取得良好的銷售效果的重要原因。由此,該壽險公司產品部甚至建議公司在今后上市重要產品前,借鑒這一經驗,做好新產品上市的統籌安排,以起到較好的新產品推動效果。
新產品降價被稱“噱頭”多過
實際保監會稱,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對人身保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其中一項意義即,費率政策改革將激勵保險公司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向市場提供質優價廉的保險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上述三家公司的新產品的預定利率均為3.5%,根據各家公司的產品材料,建信人壽的新產品“福佑一生兩全保險”比按原有預定利率設計的同類型產品保費降低了7%到26%不等;農銀人壽新產品“農銀愛永遠定期壽險”比農銀人壽原同類產品平均降價15%-20%,與行業同類產品相比,其降價幅度則達40%;中英人壽“康佑一生長期疾病保險”也被認為相較可比產品的保費下降了10%左右。
此前業內擔心的老客戶退保問題似乎并未發生。據上述某險企內部人士稱,截至9月底,該公司未接到一例老客戶因新產品推出而要求退保的申請,這也是客戶趨于理性的一種體現,多位業內人士都曾表達過“新產品的噱頭意味多于實際意義”的觀點。
據了解,農銀人壽的新產品將在其個險、銀保、財富渠道銷售,建信人壽新產品在個險、銀保渠道銷售,中英人壽的新產品在個險、銀保、經代渠道銷售。
9月26日報道了業內至少已有16家險企著手測試或上報費改新產品的相關情況,媒體人近日獲悉,包括合眾人壽在內的更多公司已經開始了新預定利率政策下的產品研發測試工作。
慧擇提示:壽險費率改革之后保險產品不被群眾喜歡,主要在于大眾認為新的壽險產品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如何讓壽險產品更適合市場需求,各大保險公司還需努力。
Related articles
Popular articles
1樅陽:家政讓人更“放心”
?? give the thumbs-up(933)read(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