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棉校吉林敦化一名學生家長發短視頻稱,服里負擔女兒的塞碎校服“外表光鮮,內里不堪入目”,布條且“不穿校服不讓進學校”,校服引發網絡熱議。成家長10月9日晚,棉校敦化市委宣傳部回應稱,服里負擔視頻中的塞碎條狀物為脫落的防水涂層,留樣校服已送省級權威部門進行質量檢測。布條
視頻中棉服內散落的校服條狀物 (央廣網發 網絡截圖/圖)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不穿校服不讓進學校”的成家長傳言,當地回應稱,棉校不存在相關規定,服里負擔但同時又表示,塞碎“基本都有學生上學時要穿校服的要求”。不難看出,穿不穿校服,家長和學生其實沒有多少自由選擇的余地。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7月,廣東東莞一中學發布的新生入學須知,要求學生需繳納4000余元校服費,就引發爭議。
學校收費截圖 (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微信公眾號/圖)
為了給家長減負,前些年發布的《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到“學生自愿購買校服”。但在實際操作中,校服往往是一件上學的必需品。這意味著,校服的生意,通常是一門剛需生意。據杭州中經智盛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報告稱,我國校服行業市場規模在1120-1180億元,可見校服是一個大市場。衍生出的校服攤派、校服壟斷、校服腐敗等亂象,也讓校服質量問題頻發。
校服真的是一個必需品嗎?怎樣看待學校要求買校服?
快來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馬上送你上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