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余姝滿
10月18日,打開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開幕。科幻來自世界各地的維度酷愛幻想的人,相聚主題為“共生紀元”的中國之門想象之旅。
超過200場的打開主題沙龍、科幻藝術展、科幻“雨果之夜”湖畔派對……一場科幻盛會也是維度一扇窗口,讓中國充分聆聽世界科幻的中國之門發展心跳,也讓世界看到更多的打開中國科幻元素。
《人類簡史》的科幻作者赫拉利認為,想象力為人類獨有,維度是中國之門其他物種所不具備的。千百年來,打開人類從未停止過想象。科幻從科幻到現實,維度其實并不遙遠。對很多人來說,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是童年時期走進科幻世界的“第一扇門”。這本書里描述的“鸚鵡螺”號,就是潛艇的雛形。凡爾納的另一本書《從地球到月球》,在當時看來無異于天方夜譚,而如今登上月球、建立空間站、遨游太空,早已成為現實。1902年,梁啟超發表了一部名為《新中國未來記》的小說,想象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揭幕。科幻穿越時光,終究抵達現實,有些許奇幻,有些許浪漫,在探索整個宇宙的道路上,人類天馬行空的想象從未止步。
科幻也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可以跨越文化和語言的壁壘,把不同背景、不同國家的人們聯結在一起。縱觀近年來中國前沿科技取得的成果,從“嫦娥”到“天宮”、從“祝融”到“羲和”、從“北斗”到“蛟龍”、從“鴻蒙”到“九章”……在這些充滿詩意的名字中,我們可以窺見古人那份浪漫雄奇的想象,也看到中國高科技實力的跨越式突破。科幻的迷人之處,既在于對未來的“預言”,也在于與現實生活的連接。當我們在討論科幻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科學幻想的可能性,其實也是在探討人類當下的生活和未來的命運。怎樣認識自己、怎樣理解世界、怎樣構建未來,科幻就像當年在雷雨中“取電”的那只風箏,用一根“放飛自我”的線,牽引著時代與歷史,也聯結著科技與文明。
本屆科幻大會以“共生紀元”為主題,透露出站在時代十字路口,關心人類共同命運的責任感。科幻大會是想象力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也是產業發展的契機。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游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當前,“新質生產力”是一個熱詞,更要轉變為一種實踐。用科幻打開創新之門,拓寬發展之路,科幻產業還有更多可能性等待解鎖。
從第1屆走到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終于走到中國。這是一個嶄新開端,期待打開更多來自中國的想象空間和科幻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