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32個藥調出醫保
3月3日,個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安徽省原省級增補乙類藥品2022年消化品種公示》,將停擬將賴氨匹林、止報香菇多糖、個藥吡諾克辛等83個藥品調出醫保目錄;公示時間為2022年3月3日至2022年4月3日。將停
安徽省原省級增補乙類藥品共計411個(具體到劑型),止報2020年、個藥2021年共分批消化了328個藥品,將停本次將對剩余83個待消化藥品進行最后的止報清退(其中西藥70個、中成藥13個,個藥詳情見文末)。將停
國常會定調“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止報明確2022年實現全國基本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個藥按照國家醫保局的將停規定,省級醫保部門應確保202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原自行增補品種的止報消化工作。
根據進度安排,除重點監控目錄藥品應率先移出醫保目錄外,其余地方增補品種原則上在三年內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種的比例分別為40%、40%、20%。
如今大批省份已經完成前兩個40%,今年是各省地方醫保增補藥品最后20%需要清理完成的時間。除安徽外,接下來還有重慶、青海、云南等將清退省增補醫保品種。
具體來看,重慶市有89個藥品將被清退,按照規定從2022年7月1日起停止醫保報銷;青海省有98個品種待消化,將于2023年1月1日起停止醫保報銷;云南省有162個待消化,醫保報銷截至2022年6月30日24時(詳情見文末)。
02 705個院內制劑進醫保
雖然國家醫保目錄將統一,但2020年7月公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省級醫保部門可以以國家《藥品目錄》為基礎,按照國家規定的調整權限和程序將符合條件的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和中藥飲片納入省級醫保支付范圍。
國家醫保局曾在一份回復中表示,以上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民族醫藥受民族醫學理論的指導,在使用上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特殊性。
近段時間,各地除抓緊清退增補藥品外,針對院內制劑和中藥飲片的調整也在繼續。
2月23日,湖北省醫保局發布《湖北省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醫療機構制劑目錄(2022年)》(以下簡稱《2022年制劑目錄》),收載湖北省各市醫療機構制劑共705種,將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執行。
依據公告,《2022年制劑目錄》內的制劑按“乙類藥品”管理,僅限于本醫療機構使用,在其他醫療機構使用醫保基金不予支付;同時不在《2022年制劑目錄》內的制劑將同步調出湖北省醫保。
《2022年制劑目錄》公布后,納入湖北省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支付范圍的藥品,將主要由國家醫保目錄以及省醫療機構制劑目錄藥品等組成。
據悉,醫療機構制劑納入醫保支付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將調整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允許地方將符合條件的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和中藥飲片納入醫保報銷的范圍并不意味著放開醫保的缺口,國家對相關產品仍保持嚴格把控。
2月28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取消部分中藥飲片醫保編碼和暫停陽光平臺采購資格的公示。依據公告,蛇膽等66個中藥飲片品種(82個品規)的醫保編碼將被取消,同時將暫停熊膽粉等37個品種(42個品規)的陽光采購資格(詳情見文末)。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調整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規范中藥飲片的使用,鼓勵優質優價。
03 醫保調整常態化
繼2017年醫保目錄更新后,國家醫保目錄已連續五年更新。近三年來談判的品種相較以往明顯增多,談判成功率也逐漸上漲——2019年至2021年的談判成功率分別為64.7%、73.5%、80.3%。
2021年共計對117個藥品進行了談判,談判成功94個,新納入74個品種。根據官方公布的醫保支付價與相關數據收錄的全國最低價相比,新增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幅為56.44%,最高降幅為83.84%,超七成的藥品降幅超過50%。
最終,《2021年藥品目錄》收載西藥和中成藥共2860種,其中西藥1486種,中成藥1374種,還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藥飲片892種。
2020年發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隨著醫保談判政策的成熟,以及企業對談判規則的熟悉,相信未來國產新藥進醫保的道路將更加順暢,患者也將更快用上質優價廉的好藥。
當然,有進也有出,引進好藥的同時也需要將“神藥”“僵尸藥”調出醫保以節約醫保資金。
2021年11種藥品被調出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表示騰出來的基金空間用于購買性價比更高的藥品,實現同治療領域內藥品的替代升級。
一般來說,調出目錄的藥品范圍有:
(1)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吊銷或者注銷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的藥品。
(2)綜合考慮臨床價值、不良反應、藥物經濟性等因素,經評估認為風險大于收益的藥品。
預計未來,隨著療效更佳的創新藥不斷出爐,更多的產品將被騰籠換鳥,相關藥品市場將受到壓縮。因此,對于相關企業來說,在全行業積極發展創新藥的背景下,也該為自身及時尋找新的出路。
注:文章所述432個藥為賽柏藍不完全統計,沒有去重。
附:
安徽
重慶第3年消化藥品:
七味肝膽清膠囊(中成藥,重慶華昶制藥有限公司,廠家更名為重慶海默尼制藥有限公司)、桂蒲腎清膠囊(中成藥,重慶華昶制藥有限公司,廠家更名為重慶海默尼制藥有限公司)、注射用頭孢哌酮鈉他唑巴坦鈉(西藥,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制藥有限公司)、注射用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西藥,藥品已更名為“注射用二醋酸二異丙胺葡萄糖酸鈉”,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止癢消炎水(中成藥,重慶喜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獨一味分散片(中成藥,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一粒止痛丸(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保心片(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蠶蛾公補片(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楂曲平胃合劑(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麥迪霉素片(化學藥品,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阿咖酚散(化學藥品,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磷酸苯丙哌林片(化學藥品,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蒲地藍消炎片(中成藥,重慶陪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利拉萘酯乳膏(西藥,重慶靈方三帆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環扁桃酯膠囊(西藥,重慶迪康長江制藥有限公司)、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西藥,重慶迪康長江制藥有限公司)、咳特靈膠囊(中成藥,重慶東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穿黃清熱膠囊(中成藥,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谷胱甘肽含片(西藥,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制藥有限公司)、冬青補汁(中成藥,重慶巨琪諾美制藥有限公司)、曲昔派特膠囊(西藥,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右酮洛芬膠囊(西藥,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右酮洛芬片(西藥,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龍七胃康(中成藥,重慶迪康長江公司)、酚氨咖敏片(西藥,重慶迪康長江公司)、婦炎康復片(中成藥,重慶東田藥業公司,廠家更名為重慶神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西藥,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維胺酯膠囊(西藥,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西藥,藥品已更名為“丙酸倍他米松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注射用左亞葉酸鈣(西藥,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全天麻咀嚼片(中成藥,重慶市巨琪諾美制藥有限公司)、顛茄口腔崩解片(中成藥,重慶市巨琪諾美制藥有限公司)、黃藤素膠囊(中成藥,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西藥,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鹽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西藥,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西藥,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扎來普隆口腔崩解片(西藥,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注射用頭孢他啶他唑巴坦鈉(5:1)(西藥,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甲硝唑芬布芬膠囊(西藥,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氨芐西林膠囊(西藥,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小兒智力糖漿(中成藥,葵花藥業集團(重慶)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納米炭混懸注射液(西藥,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復方追風膏(中成藥,重慶陪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一味泡騰片(中成藥,重慶陪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羊藿三七膠囊(中成藥,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酪酸梭菌活菌膠囊(西藥,重慶泰平藥業有限公司)、宮炎康顆粒(中成藥,重慶天圣制藥集團公司)、牡蠣碳酸鈣顆粒(西藥,重慶天圣制藥集團公司)、沉香化氣片(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四君子合劑(中成藥,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乳酸亞鐵片(西藥,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貝諾酯片(西藥,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迪康長江公司、重慶天圣制藥集團公司)、葡萄糖酸鋅顆(西藥,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天圣制藥集團公司)、復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西藥,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舒肝順氣丸(中成藥,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食積口服液(中成藥,重慶市旭達藥業有限公司)、鹽酸依匹斯汀膠囊(西藥,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甲磺司特顆粒(西藥,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聚維酮碘(外用液體劑)、頭孢替唑(注射劑)、頭孢匹胺(注射劑)、炎琥寧(注射劑)、酮洛芬(緩釋控釋劑型)、阿魏酸鈉(注射劑)、云芝胞內糖肽(口服常釋劑型)、銀柴顆粒、楓蓼腸胃康口服液、百咳靜顆粒(糖漿)、補腎健脾口服液、補腎益壽膠囊、復方靈芝顆粒、眠安寧膠囊、健胃消食片(口服液)、清眩片(丸)、昆明山海棠片、穿龍骨刺片、麻芩止咳糖漿、丹益片、還少膠囊、五黃養陰顆粒、舒肺糖漿、陳香露白露片、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單硝酸異山梨酯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輔酶Q10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曲克蘆丁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胞磷膽堿鈉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卡絡磺鈉氯化鈉注射液(注射劑)
青海省增補藥品消化目錄:
云南省第三批退出醫保藥品:
上海取消醫保編碼中藥飲片:
上海暫停采購資格中藥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