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專家拍攝令人驚嘆的古生恐龍顯微照片
2011-12-12 16:14:00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偏振照片顯示短吻鱷頭骨的結構
來自落基山脈博物館加布里爾細胞與分子古生物學實驗室(Gabriel Lab fo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leontology at the Museum of the Rockies)的Ellen-Thérèse Lamm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Jack Horner教授共同利用蒙大拿州立大學的顯微鏡拍攝了一張恐龍化石切片照片,這張照片入圍了國際顯微攝影大賽的物專決賽,并吸引了眾多粉絲。家拍Lamm和Horner曾在今年四月份發表了一篇研究不同階段三角龍(Triceratops)褶邊微觀結構的攝令文章,當時為了使研究更為直觀,人驚Lamm制作了這塊薄片以獲取顯微照片。恐龍
Lamm介紹說,顯微這張顯微照片是照片利用偏振光顯微鏡(一種能允許研究者控制光照條件以分析樣品光學性質的設備)拍攝的,偏振光在通過恐龍薄片的古生過程中會因晶體的結構與組成形式而呈不同角度分散,觀察的物專時候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顏色與圖案。拍攝這樣的家拍顯微照片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能彰顯生物的攝令不同組織與原始骨骼中纖維的方向。此項研究還發現三角龍與牛角龍(Torosaurus)其實是人驚同種龍不同的生長階段,牛角龍是恐龍三角龍的成熟階段,這與傳統觀點完全不一樣。顯微
Lamm拍攝的不少有關恐龍的漂亮照片,包括恐龍骨骼、現生其他物種、研究照片等都被選入了落基山博物館20慈善掛歷的圖片集中。這副掛歷目前網上已經可以購買了。
由美國標樂公司(Buehler Ltd)贊助的一項國際微攝影大賽中,Lamm進入了最終的決賽。這一賽事最終的獲勝照片將會被選入公司20年掛歷,而Lamm有關暴龍四肢骨骼的顯微照片被安排在了8月份那一頁。此外,Lamm還申請了一個部落格,用以宣傳Horner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部落格中還有附有谷歌地圖以顯示蒙大拿州立大學收藏的50多種化石標本的產地。由于加布里爾實驗室是世界上唯一的古史實驗室(paleohistology lab),因此許多研究者都將樣品送來請Lamm制作薄片。Lamm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制作化石薄片的人。(化石網/歆塬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