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專著成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個人信息安全年度報告(2019)》。項治效該報告顯示,得顯自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以來,專著成APP注銷難、項治效強制索權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得顯
2019年伊始,專著成中央網信辦、項治效工信部、得顯公安部、專著成市場監管總局4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項治效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得顯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專著成
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就此次專項治理前后的項治效常用APP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情況與公眾感知進行了測評與問卷調查,形成《個人信息安全年度報告(2019)》。得顯
《報告》顯示,95%受訪者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超過一半受訪者在注冊APP后收到騷擾或推銷電話。隨著公眾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增強,近八成受訪者會主動做相關隱私設置。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可以接受基于瀏覽記錄的廣告推送,約三成受訪者則愿意為隱私保護付費。
在測評環節,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選擇了購物導購、移動金融、教育文化、旅游交通、生活服務、社交交友、體育健身、新聞資訊、醫療健康、休閑娛樂10個行業共100款APP,從APP的隱私政策、權限獲取和注銷難易度3個方面進行測評。
結果顯示,83%的受測APP隱私政策透明度在60分以上,53款APP透明度較高,100款APP隱私政策平均分為73.93分。但是,17款APP透明度不及格,其中5款沒有隱私政策。
《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自評估指南》要求,隱私政策中應當將收集個人信息的業務功能逐項列舉,不應使用“等”“例如”字樣。測評結果顯示,九成左右的APP基本達到了上述要求,有的還使用了表格將場景、個人信息和權限一一對應,便于用戶理解。
報告還顯示,經過近一年的APP專項治理工作,過半受訪者認為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有所好轉,超過76%的受訪者認為APP賬號注銷、強制索取通訊錄權限等有所改善。
針對公眾關注度較高的移動金融類APP,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選取100款下載量較高的APP,從是否超范圍獲取權限、是否詳細告知申請目的以及對應的個人信息、用戶拒絕某權限后是否頻繁申請等方面展開測評。《報告》顯示,超七成APP得分不及格,84款APP涉嫌超范圍收集信息。其中,設備識別碼是申請獲取次數最多的內容,59款APP頻繁調用設備識別碼,個別APP調用頻次超過每分鐘6000次。在互聯網廣告領域,設備唯一識別碼是用來追蹤用戶的最重要標識,精準廣告和個性化推薦都要依托它實現。
責任編輯: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