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海關世界政治經濟貿易舞臺上高潮迭起,信息新中從G20戛納峰會,網解到夏威夷APEC領導人會議,讀最再到巴厘島東盟峰會,美貿中國以其強勁的易額經濟發展勢頭,成為世界舞臺上無可爭議的特點明星。根據最新海關統計數據, 今年前3季度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3259.3億美元,海關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7%,信息新中低于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增幅7.6個百分點,網解在進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讀最13%微降至12.2%。其中,美貿我國對美出口2356.7億美元,易額增長14.7%;自美進口902.7億美元,特點增長23.6%,海關對美實現貿易順差1454億美元,擴大9.7%。
全國海關信息中心主辦的海關信息網(www.haiguan.info)首席分析師進一步解讀我國對美進出口貿易特點:“我國對美近8成貿易順差來源于加工貿易,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快于加工貿易。同時外資企業成為最大進口主體,占同期我國對美進出口總值的61%,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迅速,增速達22.1%。前三季度,機電產品為最大出口商品,達1420億美元,增長14%,占同期對美出口總額的64.1%,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家具及其零件、鞋類、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塑料制品、箱包及類似容器和玩具)保持平穩快速增勢,出口總計582.3億美元,增長12.6%,占同期我國對美出口總額的26.3%。在進口方面,高新技術產品進口218.9億美元,僅增長0.9%,增幅低于整體增幅19.2個百分點。”
但增長的進出口數字掩蓋不了中美雙邊貿易的摩擦,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旗幟頻頻對我國發難。今年繼“輪胎特保案”“人民幣匯率法案”后,近期美國國內產業又提出一項申請,要求對我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貿易摩擦的接連發生預示著我國對美出口環境進一步趨緊。
中美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警惕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海關信息網首席分析師說:“為應對美國的施壓,我國需要積極多方培養對外市場,以貿易多元化來化解危機。同時,要加大對外經貿交涉力度,積極利用雙邊戰略對話機制和合作機制,為我國產品出口創造有利的貿易環境。而各類外貿企業應該加強進出口數據和各類經貿資訊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準確預測市場趨勢。海關信息網(www.haiguan.info)作為進出口貿易領域的在線信息展示及專業服務平臺,一直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權威、實效、專業的信息服務。中海通科技有限公司則進一步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挖掘信息背后的規律與趨勢,幫助中國企業了解進出口市場動向,提升企業決策準確性,進而抓住瞬息萬變的外貿商機。”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