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吸金能力大比拼 | ——數讀“985工程”高校捐贈收入與用途 |
■任瑞娟 程雪玲 王保超 李美娜 王玨 時家昊 根據2017年財政部、高校教育部公布的吸金學網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高等教育總經費投入10110億元,大比這比2010年的拼新5029億元幾乎翻了一番。然而,聞科在財政資金提供的高校一般性保障與大學發展的機動性需求之間還存在著矛盾。有錢才能發展,吸金學網各大高校仍然面臨著經費緊張的大比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拼新深入發展,20世紀末,聞科國內高校開始借鑒國外高校的高校辦學經驗,成立教育基金會爭取社會募捐成為一種主要手段。吸金學網尤其是大比《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首次引入了社會捐贈指標,“985工程”高校憑借其過硬的拼新實力包攬了總榜的前10名。公布的聞科數據顯示,即使是排名第10位的哈工大社會捐贈收入也有5832萬元,而最多的清華大學則有118215萬元。如此強大的吸金能力,使得公眾對“985工程”高校吸納社會捐贈資金能力到底有多強及其資金的來源和去向產生了好奇。 為此,研究小組對39所“985工程”高校教育基金會審計報告、年度報告進行統計,對其近年來的募捐能力和資金使用狀況進行數字化解讀。其中,由于國防科技大學未成立教育基金會、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基金會的審計報告缺失未納入統計。
有實力就有捐贈收入,這是真的? 一所大學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建設,國家投入、捐贈收入、學校營收可以說是學校資金來源的三大支柱。在國外,哈佛大學35%的運作經費都來自旗下的捐贈基金,而耶魯大學則高達44%。隨著高校發展體系的完善,捐贈收入在高校發展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日益成為衡量高校實力的一個指標。 據數據統計,清華大學2013至2017年的平均捐贈收入為145535.80萬元,是國內唯一一所5年平均捐贈收入10億元以上的高校。作為國內第一家設立大學基金會的高等院校,清華大學在國內外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在世界1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上排名49、中國第1(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共培養出40多位兩院院士。 北京大學作為和清華大學齊名的世界百強名校,5年內年均收入74376.10萬元,在2013至2017年均捐贈收入榜上排在第2位。而浙大、廈大、復旦等高校在2018至2019年中國大學排名榜上均名列前茅。 有錢才能發展,捐贈收入雖然不是高校發展唯一的資金來源,但在高校建設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捐贈收入從哪來?“錢”要怎么用? 據2018年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國高校吸收社會捐贈累計達810億元,社會捐贈展現出的巨大潛力,正成長為我國大學十分重視的長期經費籌建渠道。 相對而言,大多數人更加好奇社會捐贈的資金來源和使用方式。對此,大額捐贈的地區來源可以集中回答“捐贈收入從哪來”這一問題。大額捐贈是指高校本年捐贈總收入5%的捐贈個人和捐贈團體所捐贈的資金,這也是高校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大額基金收入來源主要是境內地區,達到了83.9%;境外捐贈收入主要來自于香港地區,占10%,高于臺灣地區及其他地區的總和。同時,境內捐贈收入的地區分布也極不平衡,通過對各個省份按地區劃分,在捐贈收入熱度圖的地區分布上,東部地區明顯高于西部地區。這體現出經濟發展水平和捐贈地區差異的問題。 在捐贈支出上,獎教助學金占總用途的25.07%,科研學術占總用途的17.65%,共計42.72%。其實,這兩項支出都可以統歸為人才培養支出,這顯示了我國高等學校對于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幾家歡喜幾家愁,居然還有負增長? 近年來,隨著高校發展的需求日益加大,高校通過教育基金會募集自身發展建設所需要的資金已經成為常態。時間對比下的高校募集資金增長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顯示出當前學校募捐能力的強弱,這也是衡量一個學校發展水平的因素。 對比34所“985工程”高校2015年和2017年的捐贈收入,額度獲得提升的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21所高校,湖南大學捐贈收入增長率最高,達到了444.21%。同時,有13所高校呈現出負增長趨勢,而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老牌名校也出現了負增長。
“985工程”高校捐贈收入與地區經濟有關系 自1999年我國啟動“985工程”建設以來,共有39所代表著國內頂尖辦學能力的學校入選。其中,北京作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地區,“985工程”高校數量也是全國之最,達到7家;上海作為國內大都市,匯聚了4所“985工程”高校。 從社會捐贈的地區熱度分布圖可以看出,北京地區的“985工程”高校捐贈收入最高,達到264064萬元;上海緊隨其后為62192萬元。 一個現實是,東部地區“985工程”高校數量比西部地區多,捐贈收入也比西部地區多,而就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而言,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也比西部地區高。這就說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985工程”高校捐贈收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們支持西部地區高校發展,首先要考慮如何提高地區經濟實力,為高校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我國“一省一校”戰略的提出,提升地區高校的募資能力也是發展地區高校的重要一環。
一個秤砣兩頭穩,捐贈收支平衡么? 大學的社會捐贈都來源于社會上的公益捐贈,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增強,各大高校得到的捐贈收入越來越多。根據2017年基金會凈資產排行榜(教育基金會中心網)公布的數據顯示,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727988萬元)位居榜首,其后是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480150萬元)、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279864萬元)。那么,學校社會捐贈收支怎樣?為什么高校基金會會有這么多錢? 根據2017年32所“985工程”高校(部分高校未公布)年度報告、審計報告統計,清華大學捐贈收入為156415.31萬元,捐贈支出為90175.52萬元,剩余66239.79萬元。從圖表中顯示的數據來看,四川大學等高校捐贈支出卻明顯高于捐贈收入。從整體而言,國內僅有少部分“985工程”高校捐贈支出高于捐贈收入,大部分“985工程”高校捐贈收入均大于捐贈支出。 通過對同檔次學校基金收支情況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捐贈收入與支出還存在不合理之處,因此,如何平衡以確保高校可持續發展仍然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高校通過組建教育發展基金會進行社會募捐已經是高校發展的物質保障之一,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錢物通過捐贈的方式流入高校。 本研究希望通過對“985工程”高校募捐情況對比分析、地域分布并就其募捐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之處提出問題,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視,因為通過社會捐贈支持高校發展、人才培養,對于高校發展而言越來越重要。 (本期內容由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提供) 《中國科學報》 (2019-01-30 第4版 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