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新國劉備與諸葛亮議起此事。演義諸葛亮說,新國他哪里是演義要來比武呀,他是新國不服主公將馬超列為五虎上將呀。諸葛亮即復信。演義令關平帶回。新國
荊州城,演義關羽拆信開視。新國響起諸葛亮畫外音,演義大意是新國: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爭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演義亦乃黥布、新國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并驅爭先,演義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新國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關羽看完,撫著長髯笑道:嗯,還是軍師知我……關羽令人把此信抄上幾十份,遍贈荊州的文武,讓他們看看軍師是如何夸贊“五虎將之首的!”
東吳。劉備攻取西川后,孫權又惦起荊州歸屬,他親自前往魯府問計于魯肅。此時的魯肅已重病纏身,奄奄一息。出乎孫權意料,一向主張孫劉聯盟的魯肅竟然建議派人向劉備討還荊州。孫權不解其意,魯肅解釋說:對東吳來說,聯劉只是手段,根本目仍是拖住劉備抗曹。只要讓曹劉兩家在爭斗中不斷削弱,東吳才可能日益壯大。劉備太弱對我們不利,但讓他得西川后越來越強大,于我們也不利,所以必須催逼劉備歸還荊州!只要劉備擔心失去荊州,就不得不往東謀漢中。而曹操也想謀取漢中,這一來,他們雙方早晚兵戈相見!總之,要不要得到荊州是一回事,但索要荊州是另一回事……孫權欽佩不已,即派諸葛亮之兄諸葛謹親往成都,向劉備討還荊州。
諸葛瑾到來后,張飛知道諸葛亮難言,他故做驕橫當著諸葛亮的面斥罵諸葛謹:孫權既以妹嫁我兄長,卻乘我兄長不在荊州,竟將夫人騙去,情理難容!我們不記這仇也就罷了,你們還有臉來索荊州?!
劉備卻斥張飛無禮,他明白長久不還荊州可能導致孫劉聯盟崩壞,因此客客氣氣請諸葛謹回去復命,正言表示:自己剛拿下西川,立足未穩,一時還需要荊州的兵馬錢糧支應,所以只能先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等取了漢中,定把荊州都還給東吳。
諸葛瑾雖然沒要下整個荊州卻要回半個,因此也可復命了。
荊州城中,關羽接到劉備歸還長沙等三郡公文后,十分不悅。說,“荊州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將士拼著性命取來的,怎么拱手讓人?這定是諸葛亮逼哥哥所致!”于是他敷衍使者,說自己會遵命行事,暗中卻調集水軍,列陣江岸,防止東吳襲取三郡。……義子關平勸阻不可。關羽卻說,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翌日,副都督呂蒙親自來到關羽衙,領取三郡。不料關羽傲慢地問“呂蒙是何人哪?”呂蒙報上姓名職稱。關羽譏笑:原來你就是“吳下阿蒙”?聽起來象是吳門一犬嘛,哈哈哈……隨行侍衛大怒,正要發作,卻被呂蒙按住。呂蒙強忍屈辱,說“不錯,我就是吳下阿蒙,拜見五虎上將之首!”關羽問他來此何事?呂蒙壓抑著滿腔怒火,客氣地表示,請關羽奉命割交三郡。關羽冷笑令讓呂蒙回去,讓魯肅來面談。因為呂蒙副都督之位在關羽看來還是太低了,不配和自己商談。呂蒙說:大都督病重,已經不能移駕了。關羽說,那我們各退一步,到陸口相會吧。
回東吳的路上,侍衛大罵關羽。呂蒙笑說,“一個將死之人你罵他做甚?”侍衛不解,說關羽面色紅潤,沒有將死之象啊?呂蒙狠狠地說:關羽名揚四海,但他不知道“名”也是殺人利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他已經到忘乎所以、睥睨一切的地步,也就是離死期不遠了!
呂蒙帶回的消息讓孫權震怒,關羽也太狂傲了!呂蒙憤然道:他們取益州后,已經視天下如無物。孫權沉思再三,終于起了奪取荊州的心思。呂蒙看出主公之意,大喜!陸口相會就是機會……
但是,魯肅仍以大局為重,決定抱病前去陸口與關羽相會。他仍想不傷和氣地取回半個荊州。臨行前。呂蒙與甘寧等將密謀伏兵,準備在關羽和魯肅相會時擒下關羽,逼還荊州。他聲稱,這是主公暗示的密令!
荊州城下,關羽正準備上路,關平來報,東吳呂蒙、甘寧兩軍都已經移師陸口,他請求關羽不要前往陸口。但關羽輕蔑地說:那我不是失約了嗎?關云長豈是無信之人?昔日我在曹軍萬刃叢中、矢石交攻之際也能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何懼東吳鼠輩?……關羽決定只帶周倉一人過江,也好讓東吳膽寒。
關平諫道:伯父把這么重一副擔子之寄托父親,父親怎能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關羽得意道:只身前去更能展示天威!更能讓他們感到羞辱!
守候江邊的東吳諸將聽說竟然關羽單刀赴會,都大為驚駭。呂蒙憤道:先前,關羽視我如犬。現在,他又視東吳如無物!……此話激東吳諸將對關羽強烈的仇恨!
陸中帳中,關羽與魯肅相會。魯肅提出歸還長沙三郡之事,關羽先是回避,繼而與魯肅爭辯,就是不肯歸還……其間,周倉在階下舉刀聲援關羽。突然,帳后發出一陣兵器撞擊之聲。關羽變色而起,向帳后瞥了一眼,大步上前奪過周倉所捧大刀,巍然立于庭中,大喝:如有客,都請出來!
剎時間,東吳諸將都劍待戰。魯肅意識到有人背著他布下了伏兵,他強支病體起身來,倒一杯酒走到關羽面前說:云長,該我敬你一杯了!……接著小聲對關羽說道,“有人背著我設伏,你速速牽著我離去。有我為質,諸將不敢貿然行事!”關羽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佯醉道:今兒真是痛飲美酒,荊州的事兒改日再談吧……關羽說著拽著魯肅往外走去。東吳諸將見關羽手提大刀,親拉魯肅,都投鼠忌器,不敢妄動。
關羽到船邊才放開魯肅,跳上船首,拱手問魯肅道謝,并問他為何要救自己?魯肅說:我不是救你,是救孫劉聯盟!關羽明言,我不會歸還三郡!魯肅長嘆,說那我也會救你,如果你今天人頭落地,就算東吳能取回荊州,最終也會敗于曹操……
關羽感動,說自從周瑜亡故,我一直以為江東再無英雄,今天才知道我錯了,你魯肅是天地間大英雄!
關羽離去,身體虛弱的魯肅昏倒在地上。賈華長嘆,費了半天勁居然又讓關羽逃跑,東吳什么也沒有得到。呂蒙說:不,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賈華回頭一看,東吳諸將眼中都噴吐著仇恨的火焰。現在關羽成了所有東吳將軍的死敵!
魯肅進入彌留之際,他在病榻上聽呂蒙稟報:曹操已趁劉備在西川立足未穩,親率精銳襲取了漢中,張魯已經向曹操降的消息……魯肅大為高興,贊嘆曹操是用兵如神。接下來,曹操和劉備之間只需要一點火星兒迸出,就會引燃世上最猛烈的戰事,東吳就可以無憂了。
呂蒙向魯肅請示東吳今后的國策。魯肅說,只要劉弱曹強,我們就要聯劉抗曹。但是有一天,劉強曹弱了,我們就得聯曹抗劉!只有這樣東吳才永遠是勝者。如果FAN其道而行之,東吳必亡。魯肅還說,“這不光是我之意,也是陸遜的見識,此人年輕不凡!”……
臨終前的魯肅雖支撐著,提筆寫下遺書,向孫權鄭重推薦呂蒙為大都督,陸遜為副都督。但他沒能寫完,氣已絕,人已逝……帳外,東吳諸將一片悲聲!
呂蒙接掌東吳將印后來到周瑜的墓前,誓道:大都督,我終于掌握兵權了,我一定完成你的遺愿,讓荊州回歸東吳。令諸葛亮命喪黃泉,為你報仇雪恨!……
關羽單刀赴會拒還三郡的事傳到了曹操耳中,特別是魯肅一死,東吳少了“孫劉聯盟”主持者,這更令曹操大喜。但是,他也覺得自己老之將至,時光無多。于是,他決定趁劉備與諸葛亮遠在蜀中,可發兵攻關羽,奪占荊州。
程昱說關羽是虎將,在荊州經營有年,劉備又可以隨時從蜀中增援,此仗不好打。曹操三思后,決定派兵自漢中叩葭萌關,把劉備的主力拴在北邊,然后調精銳南下樊城,相機攻關羽。
程昱再建議:主公取漢中后,已開創萬世不移的豐功傳業,應當改朝建元。曹操搖頭說:不可不可,時機不到!程昱再建議:那么主公也應該先試行一步――進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曹操雖喜,仍擔心擁戴漢帝的群臣不贊同。程昱正聲:丞相之勛,足以開天地自立。那些到現在還不明時務的臣黨,早該從朝堂上驅逐出去了!
三月三日,曹植備馬,正要去漳水邊尋會甄夫人。丁儀突然傳曹操命:召眾臣議事,諸公子全部列席。曹植只好趕往宮中。
宮中,程昱安排的眾臣大贊曹操功德,齊勸“進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眾臣一片勸進之聲。唯有首席謀臣荀彧出班勸止說,主公所率是義軍,其志是匡扶漢室,開創大漢盛世。你們不可陷主公于不義!
曹操聞言,勃然變色,他痛苦地感到,自己最為欣賞,立功最多的荀彧,已成障礙了……程昱辯道:豈可以一人而阻眾望?!于是群臣一起下跪,向獻帝上奏,請尊曹操為魏公,加九錫。獻帝連連顫聲:準!準!
荀彧無奈嘆息:我不想今日見此事!……退班而去。
曹操含笑看荀彧背影,深思無言。
新三國演義第70集劇情介紹因為朝爭論耽誤了時間,曹植匆匆出宮門來,跳上了馬車,令丁儀驅車去漳水邊。丁儀說,繞到東門至少要半個時辰。曹植說,那就穿過白馬門前去。
白馬門前。門吏阻止曹植說:朝廷的規矩,白馬門不能過馬車。情急之下,曹植下令沖過白馬門。
曹植的馬車剛要馳出白馬門,迎頭撞上了荀彧。荀彧以身相阻。曹植說有急事,請荀彧閃開。荀彧正聲:朝廷規矩就是天下大事,還有比這更大的嗎?! 曹植一再懇求,荀彧說,莫非父親不守規矩,兒子也不守規矩么?你要想駕車出白馬門,就從我身上碾過去吧!
曹植大怒,下令沖出白馬門,荀彧竟被撞FAN倒地!
曹植剛剛出門,曹操出現了。得知事情經過后,怒斥曹植,然后下令將門吏處死!荀彧說,壞規矩的是公子,宰相為何要處死門吏?曹操說門吏不開門,公子能壞規矩嗎?這就是我的規矩!荀彧說,丞相說得對,今天朝堂上為丞相打開魏公大門的百官,都該像這個門吏一樣處死!曹操震怒說:荀彧!謀臣中你跟我最久,真沒想到現在站出來說這話的竟是你。來人哪!荀彧驚問:丞相要殺我嗎?曹操說:先生有大功,曹孟德恩義分明,魏公恩義更是分明,從來不殺功臣!……曹操竟然下令把白馬門徹底拆除,然后對荀彧冷笑說:你看,朝廷還在,可沒這道規矩了!今后誰還能說我壞規矩?荀彧氣得渾身發抖,說:明白了,主公就是朝廷啊!曹操嘆息:多謝先生明白了。您這么聰明的人,怎么才明白啊!荀彧急怒攻心,終于暈倒。
聞聲而出的百官竟無人敢扶,只有侍中少府耿紀從人群中走出,兀自扶荀彧而去。荀彧悲憤地說,多謝,漢臣還沒有死絕呀。可是你這么做,只怕惹禍上身。耿紀泰然:私禍還是國禍?
數日后,曹操問荀彧如何了?程昱稟報病了,七天沒有吃東西。曹操說,人是鐵飯是鋼,不是吃東西怎么成?你馬上給我稍一盒吃食給他。哦,就讓那個耿紀親自捧著送去!
于是耿紀捧食盒,與程昱去探望荀彧。到了荀彧榻前,荀彧打開食盒一看,盒中空無一物。他一切都明白了……程昱離去后,荀彧仰YAO自盡!
曹操得知荀彧自盡,頓時痛哭,大為感念。他下令厚葬荀彧,賜謚曰“敬侯”,并親自撰寫碑文。
字幕,大意是:荀彧助曹操三十余年,屢立殊勛……
這天晚上,曹操召見曹植,父子倆品茶長談……曹操對兒子回憶荀彧在幾次關鍵時刻的杰出貢獻,說如果沒有荀彧,也就我曹孟德今日呀!曹植顫聲問,那父親為何逼他死?曹操說,“因為他現在已經不容我了!”曹操希望曹植多加努力,終能有荀彧那樣的卓越才華!曹操暗示:日后大位將靠曹植繼承了。曹植泣聲領命,感慨萬千!……最后,曹操令曹植去曹仁軍歷練。
同樣是這個夜晚,曹丕也請來司馬懿,表示對父親近來行事如此張揚,感到十分不解。司馬懿笑道:主公之志不在魏王,而在整個天下!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那么大戰就要開始了。曹丕問從哪里開始?司馬懿說:漢中!
曹操得報,劉備派張飛等分三路進擊漢中,連敗張合,攻取了瓦口關,守將曹洪急柬求發援兵相救。曹操說不急,劉備不知我軍虛實,只派了三路人馬來,沒有盡遣主力,讓他們先贏兩仗,膽子更大一些才會盡遣成都兵馬攻漢中。但是,表面平靜的曹操內心卻煩躁不安,夜不能寐,便去五鳳樓召侍妾解愁……
少府耿紀對曹操篡位、逼死荀彧義憤滿腔。他暗中聯絡四位忠義臣子,計劃趁曹操遠離侍衛留宿五鳳樓的機會,率御林軍起事,攻下五鳳樓,然后請天子登樓,召百官面諭討賊。
半夜時分,許昌的大街小巷中突然響起一片“誅殺曹賊,匡扶漢室”的喊聲。曹操從夢中驚醒,許褚急報宮中起火,御林軍作亂!……他要獨力護送曹操出城。曹操卻冷靜道:慌什么。四面都是喊聲,怎知哪條路上沒有亂兵?我是國家的梁柱,稍有風吹草動就動搖的話,那國家能不動搖么?曹操下令把住四門,他要看看在這場動
公子府上,曹丕聽到御林軍作亂的消息,先是想亡命避禍,猛想起父親安危,有宮衛告訴亂兵直撲五鳳樓,聽說宰相就留宿樓中。曹丕大驚,急忙所有衛士家仆,隨他去五鳳樓殺賊救父!與此同時,城外曹彰也帶兵殺進宮城,卻不明曹操所在,因而誤殺了不少御林軍……
五風樓宮門前,曹丕冒死與耿紀廝殺!危急時刻,曹彰最后才終于趕到,指揮將士團團圍住五鳳樓。
曹操一直在樓頂高處觀看動靜,直到叛亂被徹底平息。
耿紀被押到曹操面前,曹操問:你是曹植詩友,荀彧門生,為何也要造FAN?耿紀說造FAN的不是我,是宰相,我是為國除賊!曹彰大怒,要把他的舌頭割下來。曹操笑阻:敢言之士是國寶!耿紀一愣,FAN倒罵不出來了。
曹操像是老了許多,慘聲:請教耿少卿,自靈帝以后,政治腐敗,朝廷賣官鬻爵,官吏橫征暴斂,豪強為禍四方。正是我曹孟德嘔心瀝血,才讓破碎山河有了現在模樣,百姓有了飯吃,仕子有書讀,貪官污吏日益稀少,天下大治。為何你還這樣恨我?為何想殺我?難道你不知,殺了我天下又會大亂,百姓又會沒了飯吃?!
耿紀說,忠為百德之首!我畢生讀圣人書,行圣人之道。曹操說,“圣人之道”要是管用,那圣人為何不一統天下了?我告訴你,天下沒有圣人,只有智者和愚人。而你們這些愚人就跟貪官污吏一樣可恨!我真想把你們所謂的圣門子弟滅了九族!耿紀厲聲大叫:曹阿瞞!吾生不能殺你,死當作厲鬼以擊賊!
曹操竟然把臉湊近道:耿少卿,你看清楚我這張臉,別到了陰間記不住了!你們這些鼠輩,在陽間不是我的對手,到陰間就能翻過身來嗎!拖下去!
曹丕沾沾自喜地告訴司馬懿,昨夜曹操被圍在五鳳樓,是他第一個帶著家仆殺去營救,后來三弟才領兵馬趕到。因而,曹丕在平亂中立下首功。司馬懿問曹植去沒有?曹丕說不見人影。司馬懿長嘆:此役,你和曹彰都輸了,曹植贏了……曹丕驚問其故。司馬懿說,主公心性多疑,這么多人攻打五鳳樓,又有這么多人去救五鳳樓,那就分不清五鳳樓下的人誰忠誰奸了?主公或許會對每一個趕到五鳳樓的人都生出猜疑。尤其是你們這兩個兒子。主公會想,你們是不是盼著他死,然后搶奪他的位子?只有曹植沒有去,雖然看不出他的忠心,但是至少可以知道他沒有FAN意呀。
曹丕一聽,驚駭不已。
曹操下令讓程昱嚴查耿紀余黨。又問起事那天,為何不見曹植?程昱報告說,據查那天曹植暗會甄夫人去了。曹操先是一震,繼而長笑,嗔:這小子比我厲害,連自己嫂子都敢貪念呀!曹操非但沒有懲治,FAN而下令復了曹植軍職,讓他繼續統兵衛戍鄴城。
校場,士兵押著百官來到。曹操指著校場上的兩面旗道:耿紀、韋晃等造FAN,想放火焚五鳳樓害我,你們中間有人出來救火擊賊,也有人閉門不出。曾經救火擊賊的,立于紅旗下;閉門不出的,可立于白旗下。
眾官自思救火者必無罪,于是多奔紅旗之下。三停內只有一停立于白旗下。曹操一指立于白旗下的人:你們各賞金二十兩,回本任去吧。眾人一齊稱謝。接著曹操一指立于紅旗下的人:全部拿下!紅旗下眾官一齊跪倒:大王,我們去救火殺賊,何罪之有?曹操怒斥:你們文士手無縛雞之力,能救什么火擊什么賊?你們聚集五鳳樓下,分明是鼓噪起事。聽令與叛賊一塊牽到漳河邊斬!
曹丕看著這場面,心中暗道:仲達先生果然有先見之明。
回宮路上,程昱欲為那些罪徒求情,對曹操說,昨夜只有幾個賊子做亂,而殿下要殺了三百多人,是不是有些過了?傳出去,劉備孫權會以為許都宮變,出了大亂子啊。曹操說,我就是想讓他們知道許都出了大亂子!程昱頓悟,曹操還是想把劉備的主力誘出漢中來……突然傳來戰報:黃忠已攻取天蕩山,定軍山也危在旦夕。前線主將曹洪發來了告急文書,請主公快發救兵!曹操決定,仍然按兵不動,非要等劉備親出漢中,他才發援兵相救。
漢中交兵的連續勝利,讓劉備有些飄然自得。他認為曹操這些年只顧修文敦禮,作戰的實力不如從前了。因而打算盡起三軍,出關奪取漢中。諸葛亮卻擔心,如果盡起三軍攻曹,荊州方面萬一有變,如何應對?劉備嫌諸葛亮太過謹慎,不聽勸阻,決定親率十萬大軍取漢中。曹操得報,大喜,也親率十萬兵號稱四十萬南下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