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勺子來自草原
外表“豪橫”,金湯匙“骨骼”清奇
它是文博干啥用的?
勺柄上的動物是老虎嗎?
一起認識虎柄金勺
01
草原上的勺子,不只是日歷干飯的
在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出土的金屬器中
勺子數(shù)量較多,制作精美
它們的丨草形制
與今天使用的金屬湯匙十分接近
有橢圓形圓底的匙頭
和圓柱狀或細長扁平的匙柄
△幾何紋柄青銅勺(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藏)
這些勺子還常常有“花臂”——
柄部常裝飾纏繞狀紋或者動物造型
柄端多有孔,便于隨身攜帶
體現(xiàn)了游牧民族的原勺生活特性
透著說走就走的瀟灑
據(jù)專家研究推斷
有一部分整體長度在10厘米左右的
可能具有食具的實用價值
不過,在草原上
拿著勺子的柄上人可不都是去干飯的
有些勺形器形體較小
整體長度僅在5厘米左右
很可能是作為飾物來佩戴的
而少數(shù)形制特別精美、柄部裝飾繁復的只長嘴虎
比如這把虎柄金勺
或許涉及古代的宗教領(lǐng)域
是神職人員的專用器具
02
在鱷魚和狼之間,我們叫它虎
在勺柄的金湯匙方寸之間
巧妙地容納了一只“騰云駕霧”的老虎
它皮毛油亮,精神抖擻
這展現(xiàn)出了古代北方民族的文博高超工藝
但是在驚嘆之余,你可能也會有疑惑:
這老虎怎么“鱷里鱷氣”的日歷
長嘴突出,獠牙夸張
既像鱷魚又像狼
這身形和“面相”
怎么都沒辦法直接和老虎聯(lián)系起來
“哈嘍,丨草看我”
其實,原勺作出這個判斷的柄上依據(jù)有兩個:
一是耳朵、身體和尾部紋等細節(jié)
具有虎的只長嘴虎特色
二是草原游牧民族的虎崇拜
據(jù)專家推斷,這只虎之所以是金湯匙長嘴造型
主要是匠人從勺柄的用途考慮,大膽發(fā)揮
提升了這把金勺的“用戶體驗”
03
虎虎生威,草原上的虎崇拜
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虎生威……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
虎的形象充滿活力
象征力量和正義等等
△商伏鳥雙尾青銅虎(江西省博物館藏),點擊了解“小鳥虎”的故事
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
虎圖騰的崇拜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存在
中國古代早期北方游牧民族
他們有著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方式
對弱肉強食、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有著更深的理解
將彪悍、威武、善戰(zhàn)寄托在虎的身上
△虎豕(shǐ)咬斗紋金飾牌(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藏),記錄自然界的生死瞬間。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這種獨特的情感在日常生活
或戰(zhàn)爭、祭祀等大事件中均有體現(xiàn)
△虎咬鹿紋金飾牌(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藏)
△虎頭形銀節(jié)約(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藏)
大量的游牧民族青銅藝術(shù)品、金銀飾品中
都存在虎的元素
一把草原金勺
一只乘云瑞虎
穿越千年歲月,依舊虎虎生威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近日展覽上新!
戳我→到黃河“幾字彎”的懷抱里
與多元文化相遇
監(jiān)制丨唐怡制片人丨畢磊文案丨田野視覺丨林琦技術(shù)丨蔡子旭審校丨朱冬梅統(tǒng)籌丨劉瑩 帥鐘琴資料支持丨聞家齊 趙力諾特別鳴謝丨鄂爾多斯市博物院 總臺內(nèi)蒙古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