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杜燕飛)日前,沉睡賬戶為推動銀行業保險業踐行金融工作人民性,提升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金融金融監管總局先后組織開展銀行“沉睡賬戶”提醒提示與人身保險“睡眠保單”清理專項工作,服務做好關系消費者切身利益的便民實事,提升金融行業主動擔當服務意識和金融服務便民化水平。化水
據介紹,平睡“沉睡賬戶”主要是眠保指5年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賬戶中有余額的單清動個人銀行賬戶。“沉睡賬戶”關系到消費者切身利益,理工本次“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專項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續1年,由各銀行機構對“沉睡賬戶”持有人進行提醒和通知。作啟通過“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工作,沉睡賬戶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銀行賬戶開立情況,提升及時查看、金融使用或注銷冗余賬戶,服務喚醒沉睡的“錢袋子”,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睡眠保單”主要是指保險事故發生或保險合同到期但尚未領取賠償或滿期給付保險金,以及保險合同效力中止或效力終止但尚未領取現金價值的保單。此次人身保險“睡眠保單”清理工作自2023年10月起至2024年9月止,持續1年,由各人身保險公司就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產生的“睡眠保單”對相關客戶進行提醒,使消費者知悉保單權益,自主進行領取。同時為配合“睡眠保單”清理工作并有效提升工作質效,金融監管總局指導相關機構研究建立統一的“睡眠保單”信息查詢平臺,為消費者提供自主查詢了解自身“睡眠保單”相關信息的渠道。
記者了解到,“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工作、“睡眠保單”清理工作是金融監管總局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期間開展的“為民辦實事”專項行動的內容。
其中,對于“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工作,業內人士表示,該專項工作是防范借記卡、信用卡風險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銀行卡進行電信詐騙等非法資金的轉移是銀行管理中的重點風險之一。個人用戶應樹立賬戶盤點意識,定期梳理個人名下賬戶及資產狀況,養成查賬記賬的良好習慣。同時,在密碼設置、賬戶登錄管理等方面加大保護措施,冗余賬戶及時注銷以避免被不法利用的風險。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將以“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專項工作為契機,推動銀行業進一步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優化賬戶管理相關措施,提升賬戶查詢、提取、注銷等服務的便利性;以“睡眠保單”清理工作為契機,推動保險行業強化客戶信息真實性管理,建立健全“睡眠保單”定期清理工作機制,持續提升行業主動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保險消費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